【www.16maker.com--党员学习资料】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南北各苏区,转战两年,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红军长征会师的历史意义(通用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红军长征会师的历史意义1

长征是宣言书

长征是一个宣传团队。

长征是播种器。

长征以我们的胜利,敌人的失败告终。这是毛泽东对长征意义最具代表性的论述。

各路红军在长征途中多次次会师,主要是1934年10月,红军第二、第六军团在木黄会师

1935年6月,红军第一、第四方军在懋功会师

1935年9月,红军第25军与陕北红军永坪町会师合作成为红军第15军团

1935年10月,红军第一方面军和第十五军团在陕北会师,第十五军团在红军建设中

1936年7月,红军第二、第四方军在甘孜会师

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在会宁、将台堡会师。每个会员都伴随着作战的胜利,如果没有沿途作战的胜利,会员就不会出现。所以会师本身就象征着胜利。在红军长征的途中,经历了红二十五军袁家沟的战斗,杀死了300多名敌人,俘获了1400多名敌人,支付了1000多支枪等,中央红军的四渡赤水,渡过了大渡河等,其中遵义的战斗,杀死了敌人的两个师和八个团,俘获了约3000人

红四方军的包座战斗歼灭敌人5000人,打开进入甘南的门等

红二、红六军团龙家寨战役杀死敌人1000多人,俘获敌人2000多人,支付枪支2200多人等。红军在这些战斗中,几乎都以少胜多,以英勇的作战和灵活的战术取得了惊人的胜利,实现了会员。

长征会师是红军从分散的基础出发,一边走,一边打,一边做大众工作,为了共同的目标,向一个方向汇集了大量的支流流入河流。这样的成员是战略力量的聚集和集中。战略的奥秘是集中,集中战略力量有实施战略作战的主导地位。何龙和任碧石深知这个道理。1934年10月24日,他们934年10月24日会师,25日向中央革命军委提出两军集中行动。当时中央革命军委不同意,说绝对错了。28日,何、任等二、六军团领导再次提出临时集中行动,随后在11月中旬开始龙家寨战役,对湘鄂川黔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与中央红军长征有力配合。红军每次会员后,都是战略作战的胜利。红军和红十五军团在陕北会师后,立即在中央统一指挥下直罗镇战役。直罗镇战役发挥了重要作用基础,而且在陕北红军统一战役的指挥下。

长征在国内阶级矛盾和中日民族矛盾极其锐利的历史条件下,中央红军在反对敌军第五次包围破坏失败时,交错了党内的错误路线和正确路线的斗争。在这种情况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从国家和民族大义出发,毅然提出了北上抗日的方针。该方针的提出,将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不得采取战略撤退的消极行动,升华为积极进取、全国人民和全军呼吁力的大义凛然的政治行动。正如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写的那样,这有助于他们将军心分散的崩溃变成精神饱满的胜利。北上抗日方针,延伸了长征的正义性和必要性,师出名,大大鼓励士气。日本侵略者是全民族的敌人,红军北上抗日得到全民族的支持。反动军队对红军的破坏把自己放在抗日对立面,受到全国人民的反对。坚持北上抗日方针,有力团结全党,党内存在北上和南下的分歧选择,党中央、毛泽东坚持北上抗日,团结全党和全军,北上抗日合理,南下、西下合理,逃避。这使红军三大主力最终在西北会师,避免了张国岛的分裂危险。

毛泽东说:长征一结束,新局面就开始了。会员标志着红军战略退役的结束和战略转移的完成,开始了陕西甘宁苏区新局面战略阶段的开始,准备了向民族革命战争实施战略转变。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红军主力在西北胜利会师,成为战略转变的转折点。1935年12月,中央政治局召开瓦窑堡会议,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说明红军长征会师后,党中央、毛泽东可以在比较稳定的大本营内计划和决定政治战略的问题上发表新的战略。如果说长征胜利是北上抗日战略的胜利,那么长征只是实施北上抗日的第一步。到了西北,长征结束了,但是抗日还没有结束,必须继续全民族的抗日斗争。这一切,只有在红军会员后才能实行。事实上,红军会师后,高举抗日救国旗帜,对张学良东北军和杨虎城西北军的影响很大,发生了西安事件,建立了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

红军完成了人类历史记录中第一次伟大的长征。红军面对强悍凶残的敌人,一个险峻的环境,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走了两万五千里路,主要靠革命精神完成长征。长征精神包括许多内容,但主要有两点:强渡大河,强攻师走,勇敢战斗,前仆后继,不怕牺牲的精神

爬雪山,过草坪,吃苦耐劳,在艰苦的环境中,意志坚定,有革命理想比天高的精神。红军革命的本色在长征途中表现得最明显、最集中、最深刻,成为我党我军最宝贵的财富。红军用这种精神完成了长征任务,会员的胜利使这种精神发光。这种精神可以培养人们高尚的情操,增强部队的战斗力,完成所有艰难的任务。这种精神将对中国我军的文明建设和风格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红军长征会师的历史意义2

  红军长征多次举行会师,会宁会师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意义最深远的一次会师,此次会师是国内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错、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党内军内正确路线与错误路线斗争,正确路线战胜错误路线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殊事件。因此,考察这一历史事件不能仅仅从军事的角度出发,而是在掌握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党内矛盾斗争的基本情况的前提下,从总体上观察和分析问题,深化其目的和多层次意义的认识。

  (1)从政治角度来看,三大主力红军会师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其实现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基础。1936年下半年,中日民族矛盾的加剧使国内阶级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此时不仅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一致要求抗日,民族资产阶级也提出了抗日和民主的要求,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促使国民党及其军队内部分化,这给坚持反共立场的蒋介石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认识到对日妥协、投降,继续打内战有被推翻的危险。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精心分析了当时国内外政治形势和各地实力派的政治态度,决定把统一工作的重点放在以张学良东北军和杨虎城为首的西北军上,以局部联合“强迫蒋抗日”实现全国抗日战争为目的。东北军、西北军不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而是很多官兵讨厌内战,抗日情绪高涨,对张、杨联共抗日非常有利,但两部队由蒋介石支配,共同有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我党军事力量的强弱对张、杨坚定联合抗日的信心至关重要。只有红军三大主力部队合作,张、杨部队才能做出“壮胆、振作”、强迫蒋抗日的决断。

  (2)从军事角度来看,三大主力红军会师有利于红军的生存和发展,直接关系到党和红军的命运前景。长征召开的遵义会议,在组织上改变了“左”倾机主义占据统治地位的中共中央领导机构,但军事上的严重危机还没有完全解除,1936年中央红军已经有陕北根据地的落脚点,红二、四方军仍在长征转移中,蒋介石召集数十万军队分别对陕北根据地和二、四方军进行新的军事“围剿”,寻找生存和发展是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当时考虑的最紧迫的军事问题。陕北地区贫困者稀少,征收粮食,扩大红色有困难,保护陕北有再次失败的危险,必须坚持按地向外发展的方针,“夺走宁夏”和“通过国际路线”是这个方针的具体实施。宁夏地域广阔,人口200多万,为西北最富庶的地区,抢占宁夏可扩大依据地。同时,通过国际路线可以接受苏联的军事援助。

  (三)从外交角度看,三大主力红军会师是在国际社会中扩大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政治影响,争取国际社会支持的需要。长征是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被动情况下进行的,再加上长征初期由于“左”倾错路线的影响,红军又遭受了严重的损失,这时国际上很多人对中国共产党和武装力量持悲观的看法,红军“北上抗日”的正义行动得到了全国各族各界人民的支持和支持,结果军事被动转变为政治主动,国民党统治集团逆历史潮流而动,引起内部分化和各派势力的对立,结果被动和孤立。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胜利后,国际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斯大林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蒋介石战斗了十几年,经过长征到陕北根据地,这是一件令人高兴的历史事件。“毛泽东的同志也精致地说:“长征是宣言书。向世界宣布,红军是英雄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狗蒋介石等一代完全没有用。长征宣布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包围破产。“受红军长征影响,不少国际友人从四面八方奔赴陕北革命根据地参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加拿大的诺尔曼·白求恩、新西兰的路易艾黎、印度的何棣华、美国的埃德加·斯诺、艾格尼斯·史沫特莱等是其代表。

  (4)从组织的角度来看,三大主力红军会师是实现党内统一领导、提高团结和凝聚力的需要。三个方面的军会组合,有利于解决党内纠纷,达到党和军队的统一领导。1935年6月,红一、四方军在四川西部懋功地区会师后形成拥有10万余人的强大队伍,中共中央正确分析当时的政治形势后,提出两方军共同北上抗日,建立川陕根据地的战略方针。中央认为,我军北上在接近抗日前线的西北地区建立根据地,有助于促进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引起全国抗日局面。当时,领导红四方军的张国岛对形势持悲观的立场,他过分夸大敌人的力量,过低估计革命的力量,只看到第五次反“包围破坏”的失败,看不到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和一、四方军会合后的有利形势,中国革命进入低潮因此,在两个方面,军北上半途发生了制造分裂,企图危害中央的严重问题,红军整体力量减弱,中央原定的川陕甘按地计划落空。1936年在红四方军南下挫折二次北上途中,为赢得党内团结,谋求实现全军统一,中央做大量工作,试图教育和拯救张国岛从立场真正回到中央的正确路线。刘华清、张震在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发表的《长征精神永放辉》文章中说:“三大主力会员是革命团结的象征,是长征胜利的象征。“在反对张国岛分裂主义的斗争中,党中央坚持正确的原则,进行了大量的说服教育,团结了大部分人”,“全国主力红军空前集中,在党中央的直接指导下,更加团结统一。

红军长征会师的历史意义3

  1、标志着两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2、保持了许多中华民族的精华。

  3、推进全国抗日救济运动的发展

  4、.是中国革命的伟大转变。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结束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长征。

  从1934年8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突破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层层封锁和包围,行程25000里,实现了北上抗日战略转移。这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创举,也是中国革命从挫折向胜利的伟大转变。从那以后,从国内革命战争开始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中国革命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长征,它将成为人类历史上坚定的丰碑,它永远是记住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精神的地球红带。

红军长征会师的历史意义4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读完了<>这本书,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毛泽东爷爷就出生在这里,他从小,热爱劳动关心别人,他的同学因家中贫困,所以经常吃不上饭,毛泽东知道后,就经常送饭给他吃,那个人非常感谢毛泽东。

  我读到这里,心里不禁惭愧起来--有一次,我们发现一位老奶奶摔倒了,可是我们并没有去扶起老奶奶来,而是在一旁幸灾乐祸,现在想起来真有点后悔呀。

  在长征路上,红军们忍饥挨饿,艰难跋涉,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而我呢,做事总是半途而废,不坚持到底,前几次到公园去玩,看见大哥哥,大姐姐们滑旱冰的那英姿飒爽的样子,我佩服的五体投地,第二天就让妈妈给我买了一双旱冰鞋,可是滑旱冰哪有那么好学,刚一滑就摔了好几次骨碌。我没有勇气再学了,在爸爸的耐心劝说和指导下,我才坚持学了下来。和红军叔叔的坚强意志相比,我简直太渺小了。

  杨靖宇为了活下去,经常吃一些棉絮,树跟和树皮,生活十分艰苦。敌人不让家属送吃的,想存心饿死他。可是过了好多天了,杨靖宇依然顽强的活着,敌人很奇怪,就剖开他的身体,发现有许多棉絮之类的东西。杨靖宇这种战斗到最后一刻的精神,使敌人地为之敬畏。

  我们现在的生活和革命年代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可我们的意志和英雄们相比,却是一个矮子,一个巨人。他们在我们心目中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让我们从这些先烈身上汲取精神养料,从小励志发奋图强,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红军长征会师的历史意义5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长征路上的苦难、曲折、牺牲,向世人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坚不可摧的。

  现在,我们比历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从严治党、坚定理想信念、万众一心、团结奋斗是我们走好新长征路的关键。正如《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的作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所言:“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今天,我们要缅怀、守护、传承那份理想信念的宝贵遗产,走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的长征路,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更加顽强的毅力为崇高理想信念而矢志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长征精神做出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阐释与提炼,把长征纪念活动推向了_。讲话既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切缅怀和认知,又观照了现实,使全体人民得到了一次最广泛的教育与启示,展示了一个崛起中大国的崭新形象和风范,展现了一个大国领袖的深邃智慧和担当。

  80年前,中央红军长征刚刚结束,毛主席自信而决绝地写道:“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这说出了在风雨如磐的深重苦难中浴血奋战的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的心声,反映出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烈的时代主题。80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庄严而自豪地向世界宣布,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再次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重大转折关头喊出了21世纪中华民族的时代强音。今天,战斗未有穷期,万里长征永不停息。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胜利走出的中国共产党人,必将也必须牢记“两个务必”的谆谆教诲,发扬长征精神,战胜“糖衣炮弹”和形形色色的各种艰难险阻,带领中国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将新的长征进行到底。

红军长征会师的历史意义6

  《长征》这首诗是毛主席在1935年10月写的。这是一首七律诗,它以磅礴的气势描绘了长征中的艰难险阻,体现了红军战士不怕艰难、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教材。

  我首先以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来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以提问式来让学生回忆学习诗歌应掌握哪些知识,为后面的朗读打下基础。

  接着,我利用音乐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随着长征歌豪迈的旋律,默读长征诗,初步感知诗意,体会感情。然后,让学生谈谈长征给他们留下什么印象。

  具体感知,明诗意

  接下来,我引导学生理解整首诗的内容和含义。第一、第二句诗是整首诗的总概括,我先引导学生从“远征难和“万水千山这两个词来体会长征中艰难重重,再让他们找出红军对待困难的态度的词语,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诗句,还知道了应用什么样的感情来朗读诗句。同时,我还引用第二句诗中的“万水千山把学生导入下面的诗句。让学生自己找出“千山和“万水的代表,学生找出“千山的代表是“五岭和“乌蒙,我就让学生自己去朗读诗句,再谈谈“五岭和“乌蒙给自己留下什么印象,接着引导学生注意“逶迤、“磅礴和“腾细浪、“走泥丸的对比,让他们说出诗人为什么这样写,从中体会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藐视困难的精神。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五岭和乌蒙的特点,我还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五岭和乌蒙山,大多数同学都能准确地画出来。最后,让学生说出朗读这两句诗时应注意哪些词,该用怎样的感情朗读。

  在教第五、第六句诗时,我让学生用学第三、第四句(《黄河颂》教学反思)诗的方法来学习,先找出重点词,理解重点词,再指导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学,在学中体会,由于学生知道应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所以也就能体会出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

  最后两句诗是整首诗的总结,我先让学生体会了诗句所表达的感情后,再让他们怀着愉快的心情,面带笑容来朗读。

  在引导学生学习整首诗歌的过程中,我用的是讲授与谈话相结合的方法,意在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避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我就是这样按照“展示目标——整体感知——具体感知这一教学程序的设计层层深入,用生动的语言和不断的启发诱导,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来实现对学生能力的拓展升华,完成教学目标的。

  xx月xx日上午,我执教的《长征》(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一课在全乡进行了观摩,一节课下来,感觉很不理想,心里觉得愧对前来听课的老师们。

  工作十余年来,《长征》这首诗也曾教过三四次了。记得还是在2016年,经过认真地分析教材,了解学生,备下了一份自己还较满意的教案。当时虽然条件落后,没有多媒体,只用了一张地图和一录音机,但教学目标落实得很到位,效果非常理想。再到后来的两次,教学中运用了多媒体,整个课堂教学也因此显得更有生命的张力。这次的观摩课,对以前的教案设计没做大的调整,只做了简单的变动,课结束,心里觉得很糟糕。于是便深入地进行了反思。

  首先,可能是因为自己心里觉得是一节以前讲过的熟课,心想还按照原先预设的教学流程和方法去教授应该没问题,于是对教材对学生没有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导致课堂中一学生提问“岷山在哪里的问题时我有点手忙脚乱,因为我不知道它的确切位置,事前也没有查这方面的资料,只好实话实说,以一句“我们课下再细细查阅一下吧草草地把这个问题收场。一慌神,心里便莫名其妙地浮躁起来了,不由得就影响了后面的教学,从而导致拖堂的现象发生。如果课前我对教材和学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了解,这一教学中的败笔其实是可以避免的。这节课与杨玉民老师课堂的恢弘与大气比,还差得多。

  其次,整节课感觉自己的授课语言过多,仍脱离不了教师问学生答的那种较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还不够突出,因而学习的主动性不够高。这些都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时代在变,社会在变,教学理念在变,学生也在变,教师的教也应该顺时而变,该怎样变?《长征》教授过以后,留给我的是深深的思考------教学中的万里长征该如何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作者以其军事家高瞻远瞩的眼光和诗人豪放热情的气概,回顾了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红军战士的大无畏精神和乐观精神,抒发了作者勇往直前的豪迈情怀。全诗八行五十六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万种艰难险阻,饱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诗歌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毛主席的豪迈和红军的大无畏精神打动了我,我深深地喜欢上了这首诗。因此,上公开课时,我选择了它。

  为了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这首诗,让同学们也喜欢这首气势磅礴的史诗,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刚开始,我想一节课上完全诗,设计了由认识毛泽东开课,引入举世无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再由激情介绍长征、激情范读《长征》入课,牢牢抓住学生的心,最后引导学生品味诗句,领悟诗的魅力的教学环节。但上课的前一天,我在别人班上试了一下,发现一节课无法上完我设计的内容,无奈之下,我忍痛割爱,删去了前面的激趣环节,分为两课时进行教学。或许因为这个小插曲吧,课堂上,我的激情消失了一大半。回顾这节课,有些许可取之处,也有颇多遗憾。

  一、打破常规,直扑重点

  《长征》一诗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便统领全诗,赞美了红军的不怕困难。教学时,我没有按照常规,引导学生去逐句理解,而是直扑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诗眼“不怕和“难,然后找出从哪些词中读出了长征途中的难,又从哪些词读出了红军的不怕难。这样学生很容易围绕重点静下心来读,并深入思考。

  二、整合资源,突破难点

  三、创设情境,读诗入画

  这首诗用白描的手法展现了红军长征途中克服困难的一幅幅雄壮的画面。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诗读成画,诗画合一。如学生读“五岭逶迤时,我问到:“读这个词时,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读“乌蒙磅礴时,我又问:“这个词又让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学生脑海中立即呈现了蜿蜒起伏、长无尽头的五岭和气势磅礴、高大险峻的乌蒙山。读到“岷山千里雪时,我问:“透过‘岷山千里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战士们饿了、渴了怎么办?这一点拨,学生一想象,静止的文字马上灵动了起来,诗句变成了画面,画面凝成了诗句,诗画形成了统一,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红军长征会师的历史意义7

  一、收获

  (一)首先,我发现了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之处: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不到位。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我对这个问题有了进一步的体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恰当的、饱含真情的语言,传授知识、教育学生,并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感染,引起心理上的共鸣,从而达到感知教学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起到促进思维、巩固记忆的教学效果。今后,我会在上课之前,加强对教材的理解,使自己更深地去感受教材,增强教学语言的情感性。

  2、教学中,教学语言不够精练、准确。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是简洁、精练、并具有科学性的,因为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用语言传授知识,同时也在用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在平时上课的时候,总是埋怨学生回答问题没有条理,罗嗦,其实这些缺点有可能就是我在教学中的语言潜移默化地传达给了学生的,或者是学生发言时,出现这些问题时,我没有及时指导学生。对于一节课当中的教学语言,有些是课前备课时设计好的,有些是上课过程中临时出现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很短的时间里设计好语言,并准确、精练地表达出来,这就需要教师熟悉教材,了解大量的相关资料,今后我会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加强自身的语言的训练。

  3、教学中,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时刻注意学生的学习状况,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学习中的情况,指导和帮助学生分析一些问题,我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注重倾听学生的发言,从学生的发言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进行深入的研究,没有对学生的发言作出恰当的评价,而是只顾着完成教学内容。在这方面,我还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在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在备课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1、对教学目标的把握要准确

  教学目标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和导向,要保证课堂教学顺利、有效地进行,必须首先明确和掌握教学目标。它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我在平时备课时每课书的教学目标都是照抄教参上的,总觉得教学环节的设计才是最重要的,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教学目标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方向,方向定错了,或者有偏差,都对一节课有决定性的作用,对于教学目标的重要性,我在准备《红军长征》这课的确时候已有所感悟,教学设计中,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而且都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课堂上的任何活动都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

  2、 探究性学习,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研究性的问题。

  我们老师进行每一节课的教学,目的就是为学生解决一些问题,近几年,新课程为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地解决一些问题,而且是解决一些有深度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学生提出的,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的,所以我觉得我们设计一节有深度的课,就应该设计一些有深度的问题,有深度的问题不是那些已经有现成答案的问题,而是需要学生通过分析资料,再通过自主地思考,才能得出答案的问题,设计这样的问题时,要注意几点:问题不要太大,要让学生能明白问题问的是什么,要适合学生的特点,例如:我在《红军长征》一课中就想设计这样的一个问题,“长征的意义是什么?”因为这个问题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焦点问题,但如果这样问,学生肯定不知道说什么,因为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讲,这个问题太大,也太深,把这个问题处理成“说说长征途中给你留下最深刻的一件事”,使问题具体化了,学生就容易回答了。除了设计一些有深度的问题之外,教学中教师还会提一些小的问题,不管是大的问题,还是小的问题,每个问题都应该有它的价值,都应该对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帮助,我在试讲《红军长征》一课的时候,就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红军失败了,革命根据地的面积大大减小了,为了保存有生力量,红军只能怎么样呀?学生回答:“红军只能逃跑。”学生出现这样的认识,这节课就失败了,之所以学生会出现这样的回答,就是因为我前面提出的问题,不但没有价值,还出现了相反的作用。通过学习,我觉得教师在备课时,设计的每个问题都应该是慎重的,有价值的。

  3、 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要重视教师的讲授。

  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很多,但是通过课堂上教师的讲授来学习知识还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现代教学理念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学到知识,但是这并不等于摈弃了教师的讲授,几千年的传统教学,使我们认识到,教师的讲授对于学生的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理解的内容必须由教师来讲,教师的讲授是在教授知识,同时更是给学生作的示范,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很好的方法,所以教师讲授的语言应该更加精炼、准确、到位。我反思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我总是感觉学生的发言不准确、罗嗦,其实这与我上课的表述语言有很大的关系,我今后应该这方面加强备课,使教师的讲授能够起到更大的作用。

  4、 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活动要有实效性。

  新课程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我觉得我们使用最多的还是小组讨论,这个活动设计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学生讨论的实效性就在于学生能否通过讨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觉得要使学生讨论有实效,就应该让学生讨论时有内容,有依据,然后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得出自己的答案,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课前为学生准备大量的资料,学生根据资料提出问题,也可以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再根据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在《红军长征》这一课中设计的学生活动是让学生观看展板和电脑中的网站,学生根据通过看大量的资料去发现问题、在观看的同时,学生自由讨论分析问题,从而解决了一些问题,达到了活动的目的。

  5、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要有实效性,充分发挥其作用。

  在最开始,我在教学中使用课件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忽略了课件的更重要的作用,通过近几年的学习,我对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历史题材的教学内容,更适合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利用这些课件,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图文声像并茂,生动感人,形象逼真地再现已消逝的历史现象,创造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实效性是最重要的,课件中的每个内容都应该有它的作用,而且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的,让学生能通过课件中的内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课件的重要作用,但是我觉得一节课中,也不能过分依赖课件,不能把课件当作课堂教学的全部,我觉得一节课中应该使用多种手段进行教学,课件只是其中的一个。

  对于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还有几点我觉得也是很重要的,首先呈现在学生面前的课件当中的内容应该是正确的,其次,如果课件当中的内容效果不是特别好,就不要用。

  6、还有一些小的问题:

  (1)教学中使用的资料要有实效性,不能把没经过处理的原始资料给学生,因为学生整理资料的能力是有限的。

  (2)在设计教案时,尽量避免出现很难解决的问题。

  (3)在设计教案时,不要面面俱到,应该有取舍,有侧重点。

  (4)学生在活动前,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

  (5) 教学中,要注重教师对学生发言的评价,对于学生有价值的发言,教师的评价应该使学生有自豪感。

  二、在今后教学工作中的改进办法

  1、加强备课,反复推敲教学语言,力求精练、准确、科学。

  2、加强对学生的发言的评价,并制作了评价课堂发言的电子表格,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几方面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对每一单元的重点学习内容精心备课,并把大量的资料制作成网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而且,在网页中设置了课后反思,和反思后修改的教案,还有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力求完善教案。重点教学内容可以用两节课甚至更多的时间进行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参与社会课的意识,而不是做一个社会课的听众,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红军长征会师的历史意义8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壮举,是一座不朽的丰碑。当年的长征早已成为中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长征先辈们也都成为历史长河中璀璨的明星。当我们再一次品读《七律长征》这首诗时,仿佛又看到那神骏的山、苍凉的水,似乎听到那隆隆的炮火声和“三军过后尽开颜”的笑声。但对于当代小学生来说,长征不过是一个遥远的故事,怎样让学生们感受长征的精神呢?

  课前,我让学生搜集一些长征的资料,毛泽东的诗词,了解长征中的感人故事。我自己也收集了有关长征的视频,制作课件,为课堂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课堂教学时,我始终抓住朗读为主线,让学生朗读,从读中去感悟红军战士那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读中,学生在头脑中勾勒出这首词所呈现的画面:腾跃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并结合学生所收集的资料,让学生来说一说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还遇到了哪些困难,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红军战士钢铁般的意志。

  “暖”与“寒”的理解是诗中又一个重点,它暗示了红军智取金沙江的快乐与强渡大渡河的悲壮与惊险。在“暖”字理解上,我采用讲故事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红军当时快乐的心情。“寒”字理解时,我播放了视频《飞夺泸定桥》,让学生说一说看后的感想,整个问题迎刃而解。

  最后,让学生欣赏了歌曲《七律长征》,学生斗志高昂,即兴表达了对红军战士的敬佩之情。

红军长征会师的历史意义相关文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专题党课

2021学习“党十八大以来历史”专题研讨发言材料

扫黄打非的意义是什么

结合新冠疫情谈党史的意义

学习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研讨交流发言材料

本文来源:https://www.16maker.com/zhutijiaoyu/320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