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16maker.com--工作实施方案】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一路范文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全员育人导师制度实施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全员育人导师制度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切实改进校风、教风、学风,提升教育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石林彝族自治县教育局关于在全县中小学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工作方案》(石教字„20-‟33号),为有序推进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结合我校实际,特拟制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4号)和云南省、昆明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石林彝族自治县教育局关于在全县中小学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工作方案》(石教字„20-‟33号)精神,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体系,创新德育实施途径,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学校育人质量和社会满意度。

  二、主要目标

  (一)建立一岗双责机制。

  (二)个性化原则。导师要善于发现、研究学生的智能、兴趣、性格等个性特点,通过个别化的教育,因材施教、因人施导,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人本化原则。导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通过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受导学生真诚关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四)渐进性原则。导师要遵循受导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认知基础,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逐步提高受导学生的道德修养与学习能力。

  (五)发展性原则。导师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指向,在全面了解受导学生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协商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发展目标。

  (六)协作化原则。导师团队既有分工又有密切合作,共同商讨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发挥每位导师的教育专长,为受导学生搭建发展的舞台,以团队的力量达到扬长避短的教育优势。

  (七)保密性原则。导师在施导过程中,要尊重受导学生的个人隐私,不随意泄露、评论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三、主要内容

  全员育人导师制是在保持现行班级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由全体任课教师担任导师,每名导师负责指导若干名学生,并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成长需求,开展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和人生规划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育人制度。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进行指导矫正;三是以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和人格魅力影响感染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力争形成互动、互助、互尊、互爱、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实现导师与学生的共同提高,共同发展,改变以往任课教师只重视“教”,而忽视“导”的状况,使教书育人和教学相长成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行动。

  2.社团活动。学校要通过团委、少先队和学生会等组织,按照体育、音乐、美术、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志愿服务等进行分类,成立社团,并选择有特长的教师担任导师,健全和成立各类社团组织,制定社团活动章程和活动计划,完善活动评价机制,让社团活动成为学生增长知识、提高技能、培养个性特长的平台,张扬个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展示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3.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通过组织实践活动,架起学生与社会融合的桥梁,缩短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在服务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因此,学校要利用寒暑假和法定节假日在导师参与下,组织学生开展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锻炼品质。

  4.主题教育活动。学校要根据德育目标要求和学生的年龄阶段及其身心特点,把握住学生思想发展的脉络,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的实际,针对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现实状况,设定相关主题,围绕主题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导师要利用主题教育活动,适时对学生进行教现,并做好相应记录,共同探索有利于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帮助和指导家长改进家庭教育方法等。

  3.帮扶困难。导师要与困难学生结对帮扶,针对学生学习、特长、思想、家教等方面的困难,对症帮扶,通过帮扶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弱的优良传统,不断增强广大教师的敬业精神和服务意识,密切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和氛围,与学校共建良好环境,共促学生健康成长,推动学校教育健康发展。

  4.随机教育。导师在课堂教学、日常管理、各类主题教育等活动中,应及时捕捉发现问题,善于引导,巧妙运用随机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5.集体研讨。各年级应组织导师针对个案进行集体研讨,必要时组织召开导师专题会议,对重点案例进行集体会诊,针对存在情况,研究对策,发挥“整体、合作、优化”的功能,提出解决办法。在集体研讨中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相互促进,交流提升。

  6.榜样示范。为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对优秀导师要通过多种形式给予表彰奖励,宣传、推广其先进经验,提升导师队伍育人水平。

  四、具体实施

  (一)建档。导师要深化与学生家长及其他任课教师联系,及时沟通情况,全面了解所指导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包括家庭状况、身体状况、个性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品质、行为习惯、心理素质、学习成绩等,了解他们在思想、学习及社会关系详细情况;学生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素养、兴趣爱好的一般状况;学生心理、生理、身体健康状况;对学生每月的表现及每次考试成绩逐一登记,分析对照。畅通班主任、任课教师、同班同学甚至家庭、社区等方面的信息来源渠道,对被导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情况作出合理分析和评价。每学期结束,导师要做好工作总结,上交级部。

  (二)交流。活动时间、地点、内容、方式都由导师和他所联系的学生决定。除了每天正常上课的时间外,每天利用课外活动或自习时间,由学生与导师集中交流,学生可将自己的疑难问题与导师共同探讨,导师帮助学生解答疑难,排解苦闷,调节心理情绪。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为加强对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全员育人导师制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全员育人导师制度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面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动员多方力量,整合多种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指导,真正构建起“管理育人,教育育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机制,以“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为宗旨,引导广大教职工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新模式,从而有效地促进所有学生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

  二、目的意义:

  1.动员多方力量,整合多种资源,初步形成学校“全员育人”的局面。

  2.实施亲情化、个性化和全员化的德育模式,不断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3.通过“一对一”、“一帮一”的指导,重在过程,动态把握学生的成长,发展轨道。

  三、概念界定:

  全员育人导师制是学校班主任工作必要而有效的补充,是在学校德育处、教导处及班主任的统一组织安排下,对各班学生的学习实际、思想状况、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摸底调查,将教育引导部分学生的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任课老师身上,使每位教师成为多名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导师。“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实验对象由班主任摸底,教导处把关,德育处审核,主要针对行为偏差、家庭教育环境不良、心理有障碍、学习有困难、个性发展有特殊要求,在集体授课条件下,潜能难以充分发展的学生。本学期,我校“全员育人导师制”为尝试起步阶段,每位教师(班主任除外)受导3名学生,通过对受导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学习辅导、思想引导和生活指导,带动、影响促进所有学生健康的成长,全面和谐地发展,从而为全面育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组织网络:

  1.成立学校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全员育人导师制导师队伍及任务:全体教师有重点地与部分“问题学生”结对,进行经常性的思想道德品质及行为习惯培养引导,并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等多方面进行关心和帮助。

  五、主要职责:

  1.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学校“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全校育人导师制工作的实施,制订工作计划,召开有关德育工作会议及经验交流会议,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思考学校德育发展方向,引领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全员育人导师”工作。

  2.导师工作职责:

  导师的职责主要体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思想引导,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上的细节表现,帮助、指导受导学生形成诚信、感恩、责任感等良好的道德品质;二是心理疏导,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定期谈心,了解其生理、心理方面的困惑,进行健康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长中的烦恼、挫折等问题;三是学习辅导,关心学生的学业进步及个性特长发展,定期进行学情分析,帮助制订学习与发展计划,特别是合理安排自主学习时间,改进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四是生活指导,与任课教师及学生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全面了解学生成长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帮助解决生活难题。

  六、管理评价

  (一)加强全员育人导师制的管理。学校要将导师育人工作纳入常规管理,每周安排时间,保证导师开展活动。要确定分管干部具体落实,加强过程管理,着力提高工作实效性。

  (二)完善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制度建设。在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过程中,要建立以下制度:

  1.导师聘任制度。导师确认后,学校召开导师聘任大会,颁发聘书,此项工作于每年九月份完成。

  2.谈心汇报制度。受导学生要坚持每周一次以《成长周记》的形式主动向导师汇报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导师要对受导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及时进行指导。

  3.班级教导会制度。每个班在包级领导指导下,以班主任为主,班级全体导师参与,另加部分学生代表组成班级教育管理团队。班主任担任组长(首席导师),要定期组织本班导师和学生参加座谈会、讨论会、经验交流会、主题班会、案例分析会等,交流班级、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共同协商解决。

  4.家校联系制度。导师要积极接待家长来访,主动以电话或信件等形式定期、不定期的与学生家长进行联系,对受导学生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要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密切与家长联系,反馈学生的在校表现,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帮助和指导家长改进家庭教育,共同探索有利于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有效方法。

  5.工作纪实制度。从关注学生成长、积累工作资料、评定导师实绩、落实育人实效等方面,为每一位导师建立育人工作纪实,为每一名受导学生建立成长纪实(周记)。

  (三)建立导师培训机制。学校要引导导师不断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的学习,通过现场、网络等形式,举办班主任工作论坛、导师专业发展论坛、导师工作问题研讨和经验交流等活动,不断提高导师的育人能力和工作水平。

  (四)建立导师考核和奖励机制。学校要将导师工作纳入教师过程性考核体系。要根据导师工作职责,制订相应考核方案,并交学校教代会讨论通过后实施。对优秀导师要通过多种形式给予表彰奖励,宣传、推广其先进经验,提升导师队伍育人水平。

  七、组织实施

  (一)制订实施方案。学校要成立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对教师和学生现状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符合学校实际、可操作性强的《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方案》,做到目标明确,职责清楚,措施到位。实施方案提交学校教代会讨论通过后组织实施。

  (二)确定导学关系。学校根据教师学生比例确定导师施导学生的数量,在班主任的统一协调下,根据学生差异情况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确定相对平行的导学组。重点安排好家庭贫困、行为有偏差、心理有障碍、学习有困难、家庭教育环境不良、单亲家庭等特殊学生群体的导育工作。在班主任统一协调下,导师根据学生差异情况和自身专业特长,选择自己的施导学生。

  (三)开展育人工作。导师对所施导的学生实行承包责任制,在整个施导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更加注重学生公民意识的提高。

  八、相关要求

  (一)要积极有效地推动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学校要采取召开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工作动员大会、主题班会、加强学校文化宣传等措施,大力宣传实行全员育人导师制的目的和意义,激励和提高导师育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学校要对导师提出相应要求。主要包括:每位导师都要对所任教班级的学生进行帮包,每人每班以帮包3-5名学生为宜,利用课外活动和休息日,对帮包学生进行学习、思想、心理以及生活上的指导和帮助;导师必须参加由班主任组织与主导的班教导会;导师必须参加班主任设计的主题班会,并协助活动;导师必须参加班级的各项文化建设活动;导师必须参加班级组织的家长会,并积极与所帮包的学生家长沟通;导师必须积极参加家访活动,对所帮包的贫困生进行慰问和帮助。

  (三)学校要对学生提出相应要求。主要包括:尊重导师,主动与导师联系,在学习和生活方面遇到困难,主动寻求导师的指导和帮助;每学期初与导师交流,并根据导师的意见与自身实际确定本学期的成长目标;利用好《成长周记》,以诚恳的态度主动与导师交流和汇报自己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虚心听取导师的指导意见。

  (四)要正确处理导师与教学、与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在教育过程中,导师要和班主任、学科教师及学生家长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开展工作。

  1.导师与班主任的关系。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织,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实行全员育人导师制是班主任工作的有力补充,不是取消班主任,也不是以导师取代班主任,班主任也必须担任导师,并且担任本班导师组组长(首席导师),在加强班主任工作的同时,将导师对受导学生的个别教育与班主任对班级的全面管理有机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2.导师与教学的关系。导师对受导学生全面负责,及时和各学科教师密切沟通,在充分了解受导学生学习状况的基础上,协助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指导自主学习、深入学习,为学生提供最大的自由学习空间,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3.导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导师要与受导学生家长加强沟通联系。一方面,了解学生家庭生活与表现情况,加强对学生指导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配合学校指导学生自主、有效学习,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要加强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工作研究。导师制是对班级授课制的必要补充,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有效手段。学校要加强对导师制工作的研究探索,不断创新育人模式,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切实提高育人实效。

  全员育人导师制度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为指导,根据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关于实施“德育导师制”的指导意见》的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本着加强德育师资力量,强化教师育人功能,落实“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德育理念,以“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为宗旨,充分满足学生成长的个性化需求,整合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行为规范等方面“一对一”的指导,构建“以人为本”的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新模式,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新局面,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新模式,从而达到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目的,结合我校实际,从本学期开始实行德育导师制,特制订三中心小学“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

  二、目的意义

  1、动员多方力量,整合多种资源,努力做到不使一个学生掉队,形成学校“全员育人”的局面。

  2、实施亲情化和个性化的德育,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3、“一对一”指导,重在过程,动态把握学生的发展轨迹。

  三、组织机构与导师队伍:

  学校成立由校长室、学校行政班子为领导的德育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

  1、德育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德育导师队伍

  经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决定自本学期起试行德育导师制,要求全体教师参与德育导师工作,人人成为学生的德育导师。导师队伍由学校领导、年级组长及部分任课教师组成,其中学校领导分到各年级组,具体情况如下:

  一年级:分管领导

  二年级:分管领导

  三年级:分管领导

  四年级:分管领导

  五年级:分管领导

  六年级:分管领导

  四、主要职责:

  德育导师要有重点地与部分学生结对,进行经常性的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行为习惯的.培养引导,并对全体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多方面进行关心和帮助。

  1.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学校德育导师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指导全校德育导师制工作的实施,制订工作计划,召开有关德育工作会议、经验交流会议,对德育导师工作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并于学期结束时对各德育导师工作进行考核和评定。

  2.德育导师工作职责

  (1)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

  (2)教育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辅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3)关心学生课外生活,指导学生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兴趣和个性特长。

  (4)协助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5)经常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积极争取家长在教育学生工作中的支持。

  (6)与班主任、任课老师及其他教师随机交流情况与工作经验。

  (7)认真学习有关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辅导等方面知识,不断提高“导”的素养,利用谈心、集体活动、家访等形式履行好各项应尽职责。

  (8)德育导师应为学生做好有关成长档案记录,相应做好有关记录。

  五、具体做法及要求:

  1.摸底调查:调查各班需要导师辅导的学生,选择确定受导,尤其是家庭教育有缺失、行为有偏差、心理有障碍、学习有困难等特殊学生群体。

  2.成立辅导小组:每位德育导师与所指导的学生构成一个小组,原则上1位导师指导1-2名学生。

  3.要求:

  (1)德育导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采取个性化、亲情化的教育方法。

  (2)导师应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

  (3)导师必须做到:

  每周必须至少进行一次谈心、辅导等;每月必须与家长联络一次,每学期进行一次家访。

  定期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当学生取得成绩、进步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或麻烦时给予热情帮助。

  要帮助学生改掉一个不良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养成一种兴趣爱好,要努力改变受导学生的现状。

  要全面了解学生,注重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积极进行教育引导,要尊重学生,依法执教,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

  六、德育导师工作的考核评价:

  1、学校每学期对导师的工作进行一次考核评价,对成绩显著者给予表扬与奖励,对工作薄弱或失误者提出批评。

  2、德育导师制工作考核结果记入导师个人业务档案,并与年度考核、奖励、评优、职务晋升等挂钩。

本文来源:https://www.16maker.com/zhutijiaoyu/347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