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16maker.com--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并分析成绩和不足,从而得出引以为戒的经验。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供销社乡村振兴工作总结范文(精选四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 供销社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七大战略之一,这是党中央在新时代对“三农”工作作出的一项新战略、新部署、新要求。对于供销合作社来说,踊跃投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是供销合作社履行为农服务职责的使命担当,又是加快改革发展的历史机遇。一定要不忘初心,加快发展,展现新作为。

 一、基本情况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政治论断。如何协调和解决好这对矛盾,成为供销社人在新时代为之奋斗的目标。服务“三农”是供销合作社的立身之本、生存之基,把为农服务成效作为衡量工作的首要标准,做到“为农、务农、姓农”。供销社作为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更应积极服从和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农村、农民主动提供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适应的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组织,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南华是一个聚山区、民族、贫困欠发达的地区,工业基础薄弱,商品经济不发达、信息不畅通、贫困面积大是其显著特点。我们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学习、增强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不忘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的初心,在新时代中不断谱写新篇章。目前,南华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三会”已建立,但尚未正常开展工作,已有三个基层供销合作社建立了“三会”制度。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构建为农服务新体系

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是服务“三农”的前沿阵地,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力量。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以基层社新建、改造、升级为着力点,进一步拓展提升服务功能,强化合作经济组织属性,发挥基层社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上发挥作用。一要根据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坚持开放办社原则,着力新建、改造、提升乡镇基层社,探索以农业龙头为载体,按照有场地、有人员,有网点的“三有”要求,推进基层社恢复重建,通过基层组织建设,巩固提升供销合作社的服务实力和服务功能;二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综合服务体系,培主动育供销合作社发展新动能;三是把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建设与农村电子商务全覆盖相结合,与为农综合服务中心相结合,建立线下农资供应、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售后服务等多元服务相结合,成为城乡结合的为农服务综合平台,实现基层社的提档升级。

 三、增强与农民的利益联结,开辟助农增收新途径

在实施乡村振兴中,供销合作社要在组织上、利益上、服务上密切与农民的联结,增强为农服务能力。一要大力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结合当地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通过劳动合作、资本合作等多种途径,广泛吸纳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社,领办创办一批管理民主、制度健全、产权清晰、带动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基层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体制、机制上的联系,进而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二要积极发展行业协会。依托供销社在经营服务领域的优势,大力发展各类行业协会,与供销社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形成为农服务合力。紧跟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新趋势,加快提升行业协会服务的层次和水平。三是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引领农村消费。农村电子商务和农村金融服务是最能体现供销社为农服务的新兴项目,我们要不断探索、建立制度、加强培训、提高能力、加快发展,积极提供与农业、农村、农民相适应的服务。

 四、发挥供销社为农服务优势,加快构建为农服务体系

一是要扶强壮大供销社实力。引导、鼓励、推动基层社、社有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新型农业服务主体,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提供农业市场信息、农资供应、农业技术、农产品营销等服务,推进农业服务规模化经营。二是延伸拓展服务领域。着力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向广度、深度发展。由传统的粮食作物、烤烟生产向更广阔的空间延伸,满足农业生产服务多样化需求;由生产服务向加工、流通等产业链后端延伸,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乡村旅游业、农村电子商务业等新业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坚持以项目为牵引,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三是健全完善服务网络。建立县、乡镇、村三级农村服务体系。要重点抓好规划统筹和资源整合,建好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等服务平台,积极探索更多适应小农户生产特点的社会化服务形式。

 五、大力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

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中发〔2015〕11号)、《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云发〔2015〕32号)和《中共楚雄州委、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楚发〔2016〕14号)和《中共南华县委、南华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南发[2017]8号)精神。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党和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要按照综合改革提出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改革内容和工作时限克期完成综合改革各项任务,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州、县党委、政府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我县“三农”工作大局,以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为核心,以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为根本,以强化基层合作社和创新联合社机制为重点,按照政事分开、社企分开的方向,因地制宜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着力构建联合社机关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和社有企业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加快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适应城乡发展一体化需要、适应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需要的组织体系和服务机制,努力开创南华供销合作事业发展新局面。供销社是综合改革的主体,要切实肩负起牵头单位的作用,与协办单位一起,谋划好综合改革这篇大文章,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及时反映供销社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党委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积极主动的搞好综合改革。

 六、突出工作重点,搞好精准扶贫

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州、县党委精准扶贫的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总体目标,要积极作为、创造条件,继续领办创办好各类专业合作社,发挥好专业合作社的引领作用,在脱贫攻坚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是要发挥引领作用,积极吸纳贫困群众加入供销社承担起帮扶贫困群众的社会责任;二是要做好产业扶贫,要根据当地资源优势、劳动力状况和结对扶贫户的不同情况,积极做好共建合作发展项目,走“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三是要搞好电商扶贫,充分发挥供销社在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方面的优势,借助互联网平台,把贫困群众的农产品卖出去,要加大对乡、村两级电商服务网点人员的培训,多渠道开展农产品网上订购、网络直销等业务,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开拓新的途径。

 七、做好协调配合,共同促进供销事业发展

要在党委、党组的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抓住根本、聚力改革、突出重点、强化监督,积极做好与理事会的协调配合,既要明确分工,又有工作侧重,做到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提高。要按照“调查研究、反映情况、监督检查、提出建议”的方针积极开展工作,要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主动服务供销事业大局,坚持为农服务方向,把为农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强化改革发展这一中心,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抓住主要矛盾,突出工作重点,着力做好社有资产监督管理,建立和完善“三会”制度,确实加强监事会组织建设,努力提高监事会干部队伍履职尽责能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的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供销社要牢记服务宗旨,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发挥自身综合服务优势,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作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 供销社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位一体)的乡村振兴战略这样一个宏伟蓝图,并与科教兴国等六大战略一起作为七大战略提出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进而通过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对于供销合作社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供销合作社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对标乡村振兴的总要求,这在现阶段是最重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就是把握好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深化综合改革的结合,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应围绕“乡村振兴”五位一体的内容,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方面要求开展工作。

在对标产业兴旺方面

供销合作社应发挥农产品流通主渠道优势、农村电商国家队优势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骨干力量优势,介入农业生产服务、农产品流通、加工、仓储、物流等农业产业链全过程,以市场化运作、龙头企业带动、流通的引领,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实现自身发展壮大。

在对标生态宜居方面

供销合作社应发挥农资经营主渠道、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优势,科学配方施药,积极探索开展农膜、秸秆、农药包装等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和资源利用,促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主动介入农村废弃物资源再利用,积极参与生态养生、休闲观光、文化传承以及地方特色产业建设,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在对标乡风文明方面

供销社应积极发展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充实文化服务内容,大力传承弘扬供销合作社文化,弘扬供销合作社传统的以艰苦奋斗、勤俭办社、一心为民为核心内容的扁担精神、背篓精神。大力倡导为农、诚信、创业、合作的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精神,挖掘供销合作社文化特色,打造供销合作社文化品牌,为乡村文明注入供销合作社的元素,助推乡村文明建设。

在对标治理有效方面

供销合作社应积极总结推广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的经验。通过上级社特别是县级社的指导带动,联合乡村各类资源,推动基层供销合作社与村两委共同创办农民合作社,共建农村综合服务社,共建产业开发项目,健全内部治理机制,扩大民主管理渠道,努力在乡村治理中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对标生活富裕方面

供销合作社应发挥经营网络健全、经营领域宽广、服务功能比较完备的优势,积极参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进行经营创新、服务创新,开拓新的经营领域,以新的产业模式和经营业态促进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创业就业,增收致富。

应该怎么做?

拓展经营服务领域,搞好农业社会化服务

这是供销合作社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点。抓好这个着力点,要因地制宜地去开展,不能强求一致。

一是各级联合社的领导班子思想认识上要到位,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对供销合作社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发展的重要意义,真正统一思想认识,转化为积极主动的行动,这是前提;

二是要有科学的工作方法和具体的工作举措。要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根据当地“三农”发展的实际情况,农业种植业的结构,相关产业发展的情况,供销合作社发展的条件等作一番研讨分析,寻找切入点和主攻方向,可以纵向拓展,从产业链条某个环节切入,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增值空间,通过品牌塑造和市场营销,获得预期效果;可以横向拓展,通过依靠当地特色产业、生态养生、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等产业建设,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可以通过发展新型的产业模式和经营业态,向经营的广度、深度拓展,形成比较优势,获得溢出效益。

三是要利用好供销合作社两种资源、两种优势,也就是供销合作社的行政资源和动员能力,以及市场资源和经营能力。

四是要建立可持续的运营服务机制。供销合作社是经济组织,不是公共服务机构,也不是政府部门,这是很重要的特点,对此,我们始终应保持清醒的认识,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要始终坚持市场化导向,讲求成本收益核算,建立可持续的盈利模式,让自身在经营服务中得到发展。

推进基层社改造,建设好基层组织体系

这是供销合作社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组织载体。基层组织织,应是系统开展农村流通在基层的枢纽,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载体,系统在农村社区开展综合经营服务的基础平台,基层党委政府发展农村经济、开展社会管理的抓手。基层组织改造和建设,关键在于各级联合社。

一方面,要积极整合区域内资源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建设,夯实改革发展的组织基础;

另一方面,要引导基层组织通过县以上联合社的项目与社属龙头企业进行对接,共同形成推进工作的合力。

加快推进基层组织改造,应该在基层组织发展内涵上、质量上下功夫,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都应认真地研究探索,提出有针对性指导意见,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使这方面工作做实,收到成效。

创新自身体制机制,特别是联合社的治理机制

这是供销合作社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保障。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大的方向是按着市场化方向推进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形成“市场导向、灵活高效、开放包容”的体制机制。

01要优化联合社机构设置,创新联合社运行机制。供销合作社是合作经济组织,应按照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以结构优化、治理高效为着力点,强化合作经济组织的职能,淡化行政机关色彩,优化机构设置,转化职能、转化方式,切实提升治理运行的效率和效能。要创新联合社运行机制,供销合作社要学会运用市场化的思维理念推进工作落实。

02要密切层级联系,强化系统上下联合与合作,加快形成规模优势。应下大气力研究探索,做好顶层的谋篇布局,提出有针对性的举措,推动系统上下的联合与合作。各级联合社合作时,应注意有所分工,错位发展,上级社应注重做下级社做不了的事,不与下级社争利。各级联合社要有大局意识,尤其是各级联合社不能各自为战,守着自己的地盘,过着自己的日子,如果这样,事业很难做大做强。各级联合社应利用好已经建立起来的合作发展基金、产业发展基金等,以股权投资的方式,密切利益联系,促进上下联合与合作。

03要加快理顺社企关系。一些地方供销社逐步建立了“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社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出资企业”的社有资产授权经营,按照出资人制度,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构建了双线运行的组织架构,创新了社有资产管理方式,理顺了联合社和社有企业的关系,实施了社有资产的专业化管理。理顺社企关系,目的是更好办好社有企业。进一步办好、做强社有企业,一方面需要加快人才培养,另一方面要打通联合社机关与企业的人才流动通道,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员工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供销合作社作为合作经济组织的活力,推动各项事业发展。

第三篇: 供销社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兖州区是古九州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交通便利,资源富集,素以“九省通衢、齐鲁咽喉”著称,面积535平方公里,人口55.5万,辖6镇4街道办事处,共34个居委会,440个自然村。自2018年以来,兖州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要指示,按照“规划先行、示范带动、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和“一年集中突破打基础、两年扩片成带抓提升、三年全面铺开成样板”工作目标,以示范项目创建为突破口,统筹推进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五大”振兴,推动全区乡村产业振兴在济宁“走在前、作示范”。2019年兖州区被中共济宁市委济宁市人民政府授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单项奖”。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将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纳入全区“三重”工作,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一线推进、工作落实上给予了重点支持和倾斜。

一是书记抓乡村振兴落实到位。结合机构改革,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主任的区委农业农村委员会,召开了区委农业农村委员会全体会议,出台了委员会工作规则、工作细则,区委常委会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先后多次听取乡村振兴、扶贫开发、美丽乡村等三农工作汇报,区委、区政府主要及分管领导先后多次视察三农工作、召开现场会,并作出批示,确保工作高效推进。各镇(街道)也成立了由党(工)委书记任主任的领导机构,完善“书记抓、抓书记”责任制,制定镇街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制度,领办党建突破项目,抓实“一把手”责任,进一步增强各级党组织抓党建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

二是机构运行顺畅高效。成立了由区委副书记任指挥,8位副县级领导任副指挥的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建设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抽调人员进行集中办公,实体化运作,具体负责乡村振兴示范项目综合协调、督导调度等工作。成立了由1名区级领导任组长,2-5个部门为牵头单位的五个振兴工作专班,各专门成立办公室,负责具体业务指导、工作推进。10个镇街也参照区里做法,成立机构、配备专班,健全机制、完善制度,全区上下隶属关系清晰、工作安排顺畅、任务落实得力。

三是制度保障强劲有力。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件精神,全区先后召开了农村工作、规划编制、示范项目现场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等会议,科学编制了《全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兖州区关于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和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支持政策》印发《贯彻落实责任分工》的通知(济兖农委发〔2019〕5号)、《中共济宁区兖州区委 济宁区兖州区人民政府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实施意见》(济兖发﹝2020﹞1号)、《中共济宁区兖州区委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印发<2020年全区乡村振兴工作重点>和<2020年全区乡村振兴任务清单>的通知》(济兖农委发﹝2020﹞1号),制定了推进农业农村优选发展、小城镇助推乡村振兴、开展示范创建、落实五大专班任务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工作职责,狠抓工作落实。严格督考调度,将乡村振兴考核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体系,制定出台了《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实施细则》,推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各项部署要求落地见效。对重点项目实行挂图作战,倒排工期,逐个提升。认真落实“一线工作法”,区领导每月定期到项目一线进行现场办公,问题在一线发现、在一线解决、在一线落实,提升了工程效率和质量。

二、取得的工作成效

一是“1+5+N+10”乡村振兴工作格局初步形成。兖州区科学编制了《全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出台了《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实施细则》,将乡村振兴纳入全区“三重”工作体系,构建形成区乡村振兴指挥部统筹谋划、五个专班协调推进、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区镇村联动推进的“1+5+N+10”工作格局,着力构建乡村振兴推进机制。坚持典型带动、先试先行,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全区有1个镇、5个村被认定为全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镇、村,3个示范区被批准创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区。2020年7月兖州区被纳入山东省第二批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区创建范围,5个村被纳入示范村创建范围。

二是市场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全区注册农民合作社823家、家庭农场206家,发展50亩以上种粮大户746户。土地流转面积3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5%。发展壮大粮油加工、农机装备、肉鸭养殖、中草药种植“四大产业集群”,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3家,形成了以百盛生物、益海嘉里、今麦郎等农产品精深加工集群,创建省级标准化生产基地3处、省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2个。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三是“十百千”工程示范工程初现成效,探索了适应本地的发展模式。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工程,1个镇、5个村被认定为全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镇、村,今年兖州区被列为省第二批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区。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模式,漕河镇管家口村党支部领办企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经验做法得到省委副书记杨东奇批示和肯定。新兖镇牛楼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以“政府主导+公司运营+村民入股”模式,打造了牛楼小镇田园综合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1+1+N”示范模式,以新兖镇牛楼和小马青为中心的滨河示范区、以大安西垛村为中心的瓜蒌种植、以小孟镇梁家村为中心的中草药种植、以漕河镇管口村为中心的特色农业种植初具规模,均可带动周边3—4个村实现发展。

四是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稳步增收。探索形成资源有效利用型、发展物业经济(租赁)型、土地规模经营型、村党支部领办创办经济组织型、村企合作(联姻)型等九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2019年所有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预计今年年底60%的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万元。

五是五大振兴统筹发展,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有效提升。培育乡村好青年省级2名、市级4名、区级40名,1人被授予“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达到33个,市级“清洁村庄达到62个,林木覆盖率达到30.1%。农村文化丰富多样,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打造了“蒲公英夜堂”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0多场次。着力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新兖镇小马青村“积分制”经验做法上报中央农办。

三、下步工作重点

我们将以入选山东省第二批十百千示范区为契机,按照“一年集中突破打基础、两年扩片成带抓提升、三年全面铺开成样板”的发展目标,围绕“一环、两带、三组团”的发展框架(“一环”,即以济阳路、谷肖路、金谷路、南环城路为示范轴;“两带”,即泗河绿色发展带和洸府河生态休闲带;“三组团”,即以颜店镇、新驿镇为带动的苗木种植、林下经济、特色养殖组团,以小孟镇、漕河镇为带动的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生产、深加工组团,以大安镇、新兖镇为代表的农工旅融合发展组团),以重点镇、特色镇、示范村为基础,实施乡村振兴三年行动(2019年-2021年),乡村振兴示范区初见成效,形成符合我区实际、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齐鲁样板。

——示范创建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巩固示范点建设成果,集中力量打造示范区。在巩固示范片点创建成果基础上,集中力量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着力在村庄基础设施、环境整治效果、特色文化挖掘、产业项目发展等方面进行打造,解决好建设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巩固全区乡村振兴建设成果。到2021年,示范镇、示范区初见成效。突出集体经济增收、绿化提升、产业发展等四方面内容,形成符合我区实际、可复制、可借鉴的乡村振兴之路。

——农业产业提质增效。2020年,全区乡村产业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建立起配套的规划发展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制度管理体系和考核监督体系。2021年,全区35%的村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农业重点龙头企业达到50家,家庭农场发展到150家、专业合作社发展到750户,培育示范主体10家,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0处。

——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到2021年建制村通硬化路比例达到100%、农村规模化供水覆盖率100%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农村规模化供水覆盖率达100%以上、行政村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粪污无害化处置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基本实现农村清洁供暖。

——人才保障基础扎实。2020年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符合时代要求、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的乡村人才,基本满足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到2022年,全区基本建立起机制完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人才支撑体系,为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注入源头活水,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农村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到2020年,五星级村党组织达到40%以上,全部达到三星级以上;2021年达到50%以上。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实现全覆盖,村级自治组织规章制度健全完善,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分工负责、团结协作、有序运行,积极发挥作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顺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步建立,运行规范。党建带群建、带社建工作推进有力,群团组织基层阵地更接地气、更加稳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健康发展、不断壮大。

第四篇: 供销社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发挥资源优势,推进产业振兴。一是推进现代畜牧业、海洋渔业提质增效。现代畜牧业方面,继续保持**澳亚、神州澳亚两大万头奶牛牧场满栏生产,实现存栏奶牛2.5万头,泌乳牛1.1万头,上半年累计产销鲜奶7万吨。奥克斯—澳亚奶牛优秀种质创新平台项目进展顺利,高产奶牛性控胚胎生产各项指标持续提升。富友联合乳制品加工厂正式投产,酸奶、布丁等高端乳制品陆续下线销售,集种养加、研贸游于一体的高端乳品基地初具规模。海洋渔业方面,加快推动全区东部特色生态渔业示范区建设,上半年南美白对虾、海参、贝类共计投苗养殖12.8万亩,工厂化养殖55000立方米,预计水产品年产量可达到5000余吨。二是规划实施“牧场小镇”旅游项目。依托澳亚两大牧场、周边万亩青贮地及乳制品加工厂资源,规划实施“牧场小镇”旅游项目,项目位于**镇镇区东部,孤北干渠以东,长江路北,兴港路以南,项目计划总投资1.49亿元,规划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21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景区出入口、田园牧歌公园、核心体验区等,形成奶业特色旅游文化品牌,目前总体规划及道路设计已经完成,正在进行核心区详细规划设计。三是支持各村发展特色种养和乡村旅游项目。规划渔村田园综合体项目,项目位于渔村进村路两侧,占地面积700亩,规划建设集休闲观光、旅游、采摘、餐饮娱乐于一体的休闲农业观光园,目前总体规划已完成,正在招商和做详细规划;

实施海星村经济林项目,项目位于海星村东养殖场路两侧,占地面积300亩,规划建设苹果、桃、杏、无花果等经济林带,在林下发展特色种养殖,目前已种植果树150亩。整合辖区军地资源,依托济军基地九分场玖红林果合作社,打造“军垦小镇”特色旅游项目,建设标准化果园500亩、智能温控水肥一体化葡萄大棚10亩、特色民宿12间、农家乐1处,建成集采摘、观光、旅游、餐饮、住宿于一体的特色农业示范点。

(二)实施人才强镇战略,推动人才振兴。一是开展培训下乡活动。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助力农村产业发展,以新型农民培训学校为抓手,统筹整合培训资源,优化课程设置,针对不同人群,突出培训重点,开展各类人才培训25期、1753人次;

针对村“两委”成员和农村党员,以增强党性、提升能力为重点,着力培养懂经营、会管理、善服务、当先锋的党员人才队伍;

结合镇域实际和群众需要,着重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和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着力提高就业创业、增收致富技能,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

对于外来流动居民,组织开展文明礼仪、城市生活常识等方面培训,全面提高文明素质。二是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做好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黄河三角洲学者以及河口区创业创新领军人才等人才奖项申报工作。对接镇域发展实际和人才需求,充分发挥产业链、产业集群对各类人才的吸引作用,紧紧围绕全镇石油化工、畜牧养殖、海产品养殖等五大重点产业集群,通过举办人才招聘会、参加省内外各类大型人才招聘洽谈会、主动上门等形式招揽各类急需人才,加大现代农业领域高端专家引进力度。三是招才引智并举。树立“借脑”发展理念,突出抓好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引进,通过咨询、兼职、短期聘用、项目合作与攻关、技术顾问、人才租赁等形式引进国内外智力,大力引进“候鸟式”人才。今年上半年共组织参加各类招才引智会议暨人才高峰论坛3场,达成初步意向1个。四是强化人才平台建设。以“人才强镇”战略为支撑,强化人才平台载体建设,为吸引集聚重点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端人才智力提供了重要依托。今年来,澳亚人才团队利用“奶牛优秀种质创新平台”----体外胚胎生产实验室,测定奶牛生产性能的牛头数达到5000头,种子母牛群规模达到100头,开启了优秀种质规模化精准培育新模式。澳亚(中国)牧草检测中心为各类组织机构开展实验检测1000余次,出具检测报告72份。两大人才平台科技成果转化直接经济效益达350万元。

(三)强化党建引领,推进组织振兴。一是实施领头雁工程。提高村支部书记境界水平。组织召开镇级层面乡村振兴培训6次,邀请专家授课2次,组织赴江苏、青岛、寿光等地学习乡村振兴和农村供给侧改革3次。二是实施强本固基工程。强化农村党员积分量化管理,研究制定《**镇党员积分量化管理实施方案》,利用“党员主题活动日”集中学习方案内容,并签订《知悉书》。各支部根据党员年龄、身体状况等实际条件分类管理,建立党员积分量化管理台账,明确考核标准,利用各村党员积分量化管理得分情况公示栏对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带头服务群众等情况公开公示,规范党员管理制度,促进党员素质提升。三是全力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制定《**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台账》,联合包村组、各站所召开专门工作会议,探索制定各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年工作计划,确定发展目标,探索发展路子,聘请农科院统一规划设计,践行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坚持“产业加文化加旅游”的发展模式,构建大旅游与大生态、大健康、大服务、大文化深度融合发展的绿色产业体系,实现**镇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四)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推动生态振兴。一是实施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上半年来新建、改造农村公路3.2公里,完成天然气“村村通”改造93户,新建海星村综治中心1处,完成渔村文化广场、振东村、卫东村文化大院建设,村居环境及配套设施显著改善。二是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对镇区、各行政村、三团棚户区及渔村周边插花地卫生保洁实施统一标准、统一招标,新购置洗扫车、洒水车4台,安排专业保洁队伍不间断清扫卫生、清运垃圾,上半年城乡环卫一体化全市排名较去年显著提升。三是强化水气污染治理,建设美丽乡村。推进镇村两级河长制建设,辖区6条主要河流全部明确镇级、村级河长及河管员,及时巡查、制止向河道倾倒污水、垃圾及沿河私搭乱建行为。实施农村污水集中收集改造,目前全镇4个行政村,其中3个村生活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渔村通过旱厕改造实现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开展镇区燃煤小锅炉专项整治,拆除10吨以下燃煤蒸汽锅炉23台。开展秸秆禁烧专项行动,辖区至今未发生大面积焚烧秸秆现象。开展土小企业集中整治行动,与公安、土地、油区以及济军基地成立联合执法检查队伍,定期对镇区外围、辖区边界以及油田空置院落进行巡查,今年来共查处小化工、小作坊5家,现已全部拆除设备并予以关闭、取缔。

(五)树立正确导向,推动文化振兴。一是做好移风易俗工作。结合**镇实际,从宣传教育入手,着力营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社会氛围。在各村宣传栏张贴《“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倡树文明新风尚”倡议书》,下发《关于清明节文明祭扫的倡议书》、《关于提倡文明节俭制止农村婚丧事大操大办的倡议书》等文件,深入到各家各户进行宣传发动。各行政村均建成了红白理事会,制定了理事会章程、办事程序等,移风易俗、节俭办事的新风尚深入人心。二是加强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四德”建设,大力开展文明户、“好儿女、好婆媳”评选,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和留守妇女,做好农村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好人线索推荐工作,及时挖掘、发现好人线索120条。注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开展“网上祭英烈”及“小手拉大手—致家长的一封信”等系列宣传活动,为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营造浓厚氛围。三是提升文化内涵。利用农村文化大院、电子书屋、学校道德课堂等载体,通过理论宣讲、知识讲座、评议交流等形式,定期和不定期开展文明礼仪、公民思想道德规范等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挖掘村庄文化内涵,新建海星村村史馆1处,绘制文化墙400㎡,将村规民约、法律法规、村民移风易俗文明公约、红白理事会章程等上墙,进一步提升村文化内涵。四是抓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目标要求,对镇村文化广场、文化大院、乡村剧场等基础文化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对镇综合文化站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健康器材室等进行更新维护,为广大村民提供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场所。五是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元旦、春节期间,组织海星村春节晚会,参加全区元宵节活动,开展“进千村乐万家”文化惠民活动,与孤东、桩西、社区等部门结合,组织消夏晚会,开展篮球、乒乓球联谊赛,不断创新形式和载体,丰富职工群众文化生活。

二、存在问题

总结上半年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开展情况,尽管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思想认识存在偏差。**镇作为一个油区工矿小镇,农业产值占比不高,农村建设长期滞后于镇区发展,部分党员干部认为**的优势不在于农业农村,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满足于被动应付上级安排,等靠思想严重。二是村集体经济发展受制约。**镇无集体土地,除海星村依托海星集团有较为稳定收入外,其他村集体经济均较为薄弱,农民创收渠道单一,各村普遍存在老龄化严重、劳动力流失、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农村产业发展缺乏项目支撑和长远打算。三是以工促农、以镇带村联动发展不充分。**镇城镇人口多,工业、服务业较发达,这些优势条件均对农业农村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但受历史条件、体制机制等方面限制,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较突出,各类要素向乡村聚集效应仍不明显。

三、下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镇将按照上级安排部署,抓紧做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镇级规划编制工作,真正把乡村振兴落实到项目上,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具体做好以下几点:

(一)明确乡村振兴发力方向,开创发展新局面。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为主线,继续巩固畜牧、渔业高效农业产业地位,提高规模化、特色化、现代化水平,努力打造现代畜牧业、渔业产业体系。围绕海洋渔业、畜牧、乡村旅游等产业,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加大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应用,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做好农业技术服务和指导工作,充分发挥新型农民学校、农业实体教学点堡垒作用,构建多层次的科技服务网络,构筑现代农业体系。通过实施“青年家庭农场主”创业计划,举办“村官班”,加快家庭农场等新业态形成,丰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农业发展上水平。发挥工业强镇优势,明确东营港服务基地的功能定位,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拉动镇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幸福感不断提升。

(二)加快农业产业升级换挡,全力服务乡村振兴。依托澳亚两大牧场资源,强化澳亚—奥克斯奶牛优秀种质创新平台建技术支撑,努力打造中国放心奶生产基地和集种、养、加、研、贸、游于一体的现代化畜牧示范区,加快实施牧场小镇项目,2018-2019年主要建设景区入口打造、田园牧歌公园、核心体验区等,形成全域旅游文化品牌。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大力实施“海上**”战略,加快推动全区东部特色生态渔业示范区建设,规范和提升四大渔业基地标准化水平,鼓励引进开发高端养殖技术,完善水产品养殖及深加工体系,不断提高水产品附加值。推进渔村休闲农村游乐园、海星湿地参观采摘园、镇东农产品集售物流配送园及二团九分场设施农业示范园建设,形成集采摘、观光、旅游、民俗、餐饮于一体的特色农业典型示范基地。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以实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为契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镇东花苑党群服务中心及村民休闲广场建设,加快推进渔村、镇东花苑“四好”农村路建设,提升农村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以拆违治乱为契机,加大排查和惩处力度,持续推进港城起步区、滨港路、兴凯湖路沿线和济军三团棚户区的集中整治;

依托神仙沟流域综合整治,推进孤北干渠沿线养殖区、棚户区拆迁,实施神仙沟强排站及周边区域整体改造,实现乳制品加工厂、澳亚牧场、神仙沟湿地路网联通;

建立完善镇村联动、共建共管机制,争创“无违建乡镇”,逐步实现存量和新增违法建设“双清零”。

本文来源:https://www.16maker.com/zongjiejihua/422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