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16maker.com--剖析对照整改】

  廉洁,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屈原的《楚辞·招魂》中:“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东汉著名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释说:“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也就是说,不接受他人的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就是廉洁。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风·廉洁颂四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 家风·廉洁颂

廉洁好家风

世代传承的廉洁家风

廉洁好家风,我们一直在传承。

国以家为基,家尚廉则安。廉洁好家风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是家庭平安幸福的基础,是党风政风建设的基石,是社会风气的支撑力量。传承廉洁好家风,我们一直在行动。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崇德向善、崇俭尚廉这股带有浓郁历史精神的时代风,吹进党员干部家庭中就是廉洁好家风,吹进党政建设中就是廉洁好政风,吹进社会生活中就是和谐社会风。

追溯历史,曾国藩对子女的教育给后人留下许多宝贵的经验,而在他的家训中,“勤”、“俭”亦是其中坚思想。这种思想的延续,使曾国藩一家在生活奢靡的京城中保持着难得的清廉、节约:他誓不以军中一钱寄家用,并要求家里人保持节俭,以致夫人手中无余钱,女儿们的嫁妆亦不许超过二百两银子。即使是家财万贯的曾国藩,生活仍如此节俭。而眼观当下,廉洁的家风对个人、家庭与社会更是尤为珍贵。

近观现代,廉洁好家风一直在被继承和发扬着。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牛玉儒,他的父亲是一位正直的老党员,儿子当了“大官”还不忘提醒儿子。他给儿子写的一封信中说:“我们家世世代代都是农民,只有你当了领导,一定要清廉,像包公一样,堂堂正正!”

清廉家风离不开家人的支持,亲人的理解。对家人,牛玉儒约法三章:不准开门,不准收礼,不准说情。对亲戚朋友,牛玉儒向来一视同仁,不管是谁去找他办事,他总是婉言拒绝,然后让妻子好好招待,领他们上街逛逛,带上路费,送他们上车。多少年来,牛玉儒为与他素不相识的老百姓办过无数实事、好事,可在亲戚中却“六亲不认”。

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孔繁森,更是廉洁好家风的践行者。1993年,妻子到西藏探亲,去的路费由自己筹措。由于看病,妻子将返程的路费花光,只好向孔繁森要钱,他东挪西借才勉强凑了500元,而回程机票当时是每个人800元。妻子不忍心让丈夫为难,就自己找熟人借了一些。孔繁森把工资中的相当大一部分用于帮助有困难的群众,以致于女儿的交学费都要东拼西凑。妻子的理解和支持助他成为了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好干部。

无论是历史还是现代,无论是小家庭还是大社会,所有的幸福安宁都以廉洁家风为基础,所有的不幸都掺杂着人性深处的贪婪。廉洁好家风,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品德力气,时刻净化着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心灵;廉洁好家风,是一汪清润甘甜的泉水,滋养着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廉政之心;廉洁好家风,是一股潜在无形的正能量,助推着整个社会文明前进。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好则政风清。廉洁好家风,我们一直在传承;清廉好政风,我们一直在延续,和谐社会风,我们一直在发扬。

第2篇: 家风·廉洁颂

廉洁好家风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关系党风,连着政风,影响民风。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廉洁文明,仿佛是事关党员领导干部的精神追求,其实也关乎每个家庭家风传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中引导着孩子的性情。廉洁文明是传承好家风的重要内容,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这些都是在家庭中就要让孩子明白的。言传身教,家风有传承。严于律己,留后人好家风。

晚晴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勤奋、简朴、求学、务实的家训家风一直为曾家后人传承。曾国藩曾留下十六字箴言家风:“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意思是说,节俭能使家庭兴旺,勤快会使身体强健。既勤劳又节俭,人生才能高枕无忧。他不肯将金钱留给后人,曾写信给女儿说:“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官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盖子孙若贤,则不靠父辈,亦能自觅衣食;子孙若不贤,则多积一钱,必将多造一孽,后来淫佚作恶,大玷家声。故立此志,决不肯以做官发财,决不肯以银钱予后人。”意思是,为官当清廉,为民请命,不是为了发财。子孙全靠自己,何须我来帮衬。所以,我绝对不留一文钱给后人。

立家规,正己身,圆家梦。

第3篇: 家风·廉洁颂

廉洁好家风,我们一直在传承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admin

吴永乐

国以家为基,家尚廉则安。廉洁好家风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是家庭平安幸福的基础,是党风政风建设的基石,是社会风气的支撑力量。传承廉洁好家风,我们一直在行动。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崇德向善、崇俭尚廉这股带有浓郁历史精神的时代风,吹进党员干部家庭中就是廉洁好家风,吹进党政建设中就是廉洁好政风,吹进社会生活中就是和谐社会风。

追溯历史,廉洁好家风一直在华夏大地世代传承着。被天下人广为传颂的包公,对子女管教严格。他的长子官居通州(州府官员之一种),政声亦好,英年早逝;幼子在包公去世时年仅5岁。包公留下的家训是:“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意思是说,后世包家子孙在外做官,如果有违反家法规定而受贿、贪污者,生不得让他回到包氏宗族来,死不得葬在包氏祖坟中。据了解包公子孙都能严守祖训,无一贪官。

近观现代,廉洁好家风一直在被继承和发扬着。 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牛玉儒,他的父亲是一位正直的老党员,儿子当了“大官”还不忘提醒儿子。他给儿子写的一封信中说:“我们家世世代代都是农民,只有你当了领导,一定要清廉,像包公一样,堂堂正正!”

清廉家风离不开家人的支持,亲人的理解。对家人,牛玉儒约法三章:不准开门,不准收礼,不准说情。对亲戚朋友,牛玉儒向来一视同仁,不管是谁去找他办事,他总是婉言拒绝,然后让妻子好好招待,领他们上街逛逛,带上路费,送他们上车。多少年来,牛玉儒为与他素不相识的老百姓办过无数实事、好事,可在亲戚中却“六亲不认”。

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孔繁森,更是廉洁好家风的践行者。1993年,妻子到西藏探亲,去的路费由自己筹措。由于看病,妻子将返程的路费花光,只好向孔繁森要钱,他东挪西借才勉强凑了500元,而回程机票当时是每个人800元。妻子不忍心让丈夫为难,就自己找熟人借了一些。孔繁森把工资中的相当大一部分用于帮助有困难的群众,以致于女儿的交学费都要东拼西凑。妻子的理解和支持助他成为了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好干部。

无论是历史还是现代,无论是小家庭还是大社会,所有的幸福安宁都以廉洁家风为基础,所有的不幸都掺杂着人性深处的贪婪。廉洁好家风,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品德力气,时刻净化着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心灵;廉洁好家风,是一汪清润甘甜的泉水,滋养着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廉政之心;廉洁好家风,是一股潜在无形的正能量,助推着整个社会文明前进。

作为一名普通的财政人员,我们更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从细微处着眼,从点滴小事做起,从节约办公室的每一张用纸开始,从节约用水用电开始,从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做合格党员开始,从立足本职工作,身体力行,尽职尽责开始,做廉洁好家风的传承者,实践者,推行者。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好则政风清。廉洁好家风,我们一直在传承;清廉好政风,我们一直在延续,和谐社会风,我们一直在发扬。

第4篇: 家风·廉洁颂

“廉洁文明家风·党员干部示范”承诺书

承诺书一式三份,党员干部及所在党支部、村(社区)党支部各存一份。

第5篇: 家风·廉洁颂

“树廉洁家风 建幸福家庭”演讲稿13篇

“树廉洁家风 建幸福家庭”演讲稿13篇  树廉洁家风 建幸福家庭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树家国情怀,建廉洁家风”。      《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大国小家,本来就密不可分,大处讲,家庭和睦则国家安泰,小处说,“治家严,家乃和”,可见家风重要性是自古以来不言自明的。      家风重要何处?家风是大多数人生的第一堂课,是人生的一枚纽扣,可以说是一个家庭、家族前行的风标,指引我们向正确的道路前行,家风清正,就会在心中留下一份永远镌刻的坚守,一份敬畏,纵使艰难困苦,亦不忘初心。吴越钱氏一族,“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一千年来经久不衰,英才辈出,如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皆为其佼佼者,钱氏一族的繁盛与其家风传世不无关系,其传世的《钱氏家训》分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大部分,对钱氏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国的思想行为,作了全面的规范和教诲。《钱氏家训》不仅是钱氏先人留给子孙的宝贵精神遗产,更是其人才辈出的不竭动力。      正所谓,家风纯正,雨润万物,家风一破,污秽尽来。从大量违纪违法案件看,家风崩坏已成为使领导干部走上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因为管教不严,一些领导干部被别有用心者从家庭成员中打开缺口,,纵容家属幕后收钱敛财,子女利用父母影响经商谋利,可谓“一人为官全家贪腐”,落马高官周永康,刘铁男之流,无不是“贪腐父子兵”,最后落得全家铛锒入狱下场。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好家风如嘉言懿行,助人立言立德,家风崩坏,则藏污纳垢,似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所以,党员领导干部塑造优良家风尤为重要,树廉洁家风,当首先树立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是与民族休戚与共的壮怀,是以百姓为安身立命之根本的情愫。家国情怀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这其中,责任与担当是精髓所在。梁启超道,“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有责任,则时刻谨记民生之疾苦,有担当,则时刻铭记公而忘私之大义。兼顾小家大国,融汇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于一体。自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怀揣家国情怀,抛头颅洒热血,无数共产党员怀着“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豪情壮志投身革命,怀着“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信念慷慨就义,无不是把个人价值寄托在对祖国对人民的爱中去。建国以来,无数党员干部心怀百姓,投身建设,人民好公仆焦裕禄同志,在任期间整内涝,战风沙,治盐碱,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真正做到了“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      家风清则党风正,在最新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将“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自律准则,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继承和发扬优良作风,体现了我们党在新时期从严治党的新要求。这不仅是时代要求,更是每个家庭和美的必然选择,相信在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下,必然早日实现家风党风政风的融合共建。   学古人家训 促廉政建设   

      去年五月,中纪委官方网站增加了一个专栏,名字叫做“中国传统中的家规”。最先推出的是“江南第一家”的郑氏家族的《郑氏规范》。据说,郑家在宋元明清四朝累计出过170多位官员,最大官至礼部尚书,没有一个贪官。我想,这与他们严厉的家规不无关系。《郑氏规范》有一条要求为官的子孙不能贪赃枉法,否则开除族籍,死后的牌位也不能放在郑家祠堂里面,我觉得这个规定还是有非常强的震慑力的。  中纪委推出“中国传统中的家规”这一专栏,表明古人的家规、家训在反腐倡廉工作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那么什么是家训呢?《辞海》中是这么定义的:家长在立身、处世、为学等方面对子孙的教诲。  我觉得,用现代的思维,我们还可以这么理解家训。  家训,说到底,无非是一种人生哲学。但是,这种哲学又与我们普遍意义上的哲学有一些差别。  归纳起来有这么几点:  第一,     作用范围不同。家规家训一般情况下,只作用在家族内部,教导、约束家族内的人。在现代社会,我们恰恰要打破这种约束,不能说我姓任,那我就不能读《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恰恰相反,我们不但要读,而且还要吸收里面的精华。  第二,     家规、家训有很高的真实度和可信度。为什么这么说呢?既然是代代相传的生活经验和规范,那么这里面肯定没有假话,我相信没有一个家长会欺骗自己的孩子。因此,正因为它真实,所以就显的弥足珍贵。  第三,     比起一般的哲学,家规、家训的内容更加细致入微,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从清代朱柏庐的《主子治家格言》里选了三条和咱们财政人息息相关的家规,和大家分享。  第一条:黎明即起,洒扫庭除。黎明指的是,昼夜交替,太阳还没有从地平线升起,但是已经可以辨别室外的物体了,这个时候就必须要起床,并打扫卫生。这就让我联想到,我们财政局每天早晨,办公楼的里里外外都被我们的同志们和保洁的工作人员打扫的干干净净,无愧于全国文明单位的称号。作为其中的一份子,我感到非常的自豪。我们打扫环境卫生的同时,还要经常打扫自己的心灵的卫生,古人的家规、家训,恰恰就是最好的工具。  所以,这一条家规给我的启发就是要:内外整洁,表里如一。  第二条: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意思就是在挑着扁担的小商贩那里买东西,不能占他们的便宜。这表现了朱家对底层劳动者的怜悯和慈悲之心。我们财政人也要怀着这份对劳苦大众的怜悯和慈悲来工作,不占小商小贩的便宜,更不能占国家的便宜。  因此,这条家规给我的启发就是: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不能见钱眼开。  第三条、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意思就是,无论嫁女儿还是娶儿媳,首先看重的是对方的人品,不能只盯着人家有多少嫁妆,多少聘礼。那么,有的同志可能会问,这和我们财政工作有什么关系呢?我觉得,我们财政人经手的每一笔资金都像嫁自己的女儿一样宝贝,要负责、要慎重。一方面,这是纳税人的钱,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另一方面,我们是为国理财,要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那些手续不齐全、不合规、不合法的单位和个人,就不是好女婿,我们的女儿就不能嫁给他。反之,手续齐全、合规、合法的,就是好女婿,我们放心大胆地把资金拨给他。  因此,这一条家规给我的启示就是:要为国理好财,把好审核关。  最后,反腐倡廉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要做好这项工作,我觉得首先要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读古人家规家训,就是一个提高我们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学好我国传统家规,把反腐倡廉工作落到实处。  

      树廉洁家风 建廉洁家庭    《礼记•大学》有语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孟子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习近平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在新常态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注重家风建设,树廉洁家风,建廉洁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亲情的维系,是良好道德养成、文化价值观念传承和每一个家庭成员健康成长的重要场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良好的家风不仅对家中每个人大有裨益,更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家风纯正,雨润万物。良好家风的优良传统在我国自古既有,这种优良传统在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陶母拒鱼”。陶母退鱼之所以传为千古佳话,可贵之处,就在于陶母这个关口把得好。假如陶母当初收下咸鱼,沉醉在“儿子当官,全家得福”的欢乐之中,那么,虽然日后鱼、肉、鸡、鸭的美味,乃至金、银、财、宝会源源而来,但历史上就不会有陶侃这样一个受民称赞的好官吏了。从陶侃联想到今天的干部,也许你的家属收到的第一次的“好处”不过是一坛鱼、几斤肉、一瓶酒、一条烟而已,此时倘若把好家庭关口,警惕或拒绝所谓“好处”,这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是一个良方。这种优良精神文明的传承需要我们代代相传。  家风隳坏,祸及全家。XX年10月17日,中央纪委在对河北省委原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周本顺被“双开”的通报中,首次使用了“家风败坏”这个词语。通报指出,周本顺为其子经营活动谋取利益,家风败坏、对配偶子女放任纵容。最终导致了全家的腐败堕落,遭到人民群众的唾弃。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从大量揭露出来的违纪违法案件看,很多腐败之祸的起因,“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家风败坏已成为领导干部走向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这众多的打老虎打苍蝇的例子都在警示我们家风一旦遭到破坏,后果将不堪设想。  树廉洁家风,建廉洁家庭。廉洁的家风对身为公务人员的我们显得尤为重要,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干部之家应该有什么样的家风呢?老一辈革命家早就用实际行动给我们作出了表率。XX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写给父亲的祝寿信中说:“自我呱呱落地以来,已随父母相伴四十八年,对父母的认知也和对父母的感情一样,久而弥深,从父亲这里继承和吸取的高尚品质很多。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家教的严格,也是众所周知的。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这是一个堪称楷模的老布尔什维克和共产党人的家风。这样的好家风应世代相传。”这些家规严、家风正的佳话,既彰显了共产党人特有的风骨,也为今天的干部树立了榜样。严是爱,宽是害。领导干部严格要求家人,既是对家庭的负责,更是对家人的爱护。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这不仅仅是一句话语,更需要我们身体力行的去实践,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我们每一个人所处的成长环境、以及各自的家庭环境中,在不仅要有“打铁还需自身硬”的熏陶,同时更要从小事、小节抓起,面对各种诱惑、陷阱,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牵着鼻子走,我们面对诱惑要漠然置之,保持一份淡泊、一份宁静。  良好家风是中华文明的璀璨明珠,树廉洁家风,建廉洁家庭也是我们需要代代相传的精神文明,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身为公务人员的我们更要做到家风正、作风淳、廉洁奉公,以优良家风迎接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   

     廉以修身 洁以齐家初夏的暖风轻盈悄然而致,阳光照射着每一寸方土,温暖了大地直至万物之根。涉足小桥流水间,踏入一方净土,从静谧的大自然中感悟别样的深意。就在此时池塘里的莲花映入了我的眼帘。  古代大多文人或者清官都偏爱莲花之美,爱其之深尤爱其品性之美。古文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乃廉洁之象征,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莲,立于池水之间,不显媚态,不为风之摇摆。赏莲如同赏心,一颗高贵廉洁之心。  古人云:“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齐家”是维系“修身”与“治国”的精神纽带,居家正方能居官正。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自古以来,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一直是我们开拓进取,锐意前进的基石。善恶在任何地方都不如在家庭中更具有感染性,我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要传承给自己的儿女,言传身教,代代相传。善和恶的因子都具有遗传性。近年来曝光的腐败案件告诫我们,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仅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更是关系到能否守住党员干部清正廉洁底线的大事。    一人不廉,全家不圆。清廉是从政的“护身符”,也是给家人最好的馈赠。林则徐说过:“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好家风是一面明镜。周恩来为家人立下“十条家规”;朱德引导子女要“接班不要接官”;彭德怀教育侄子“近水楼台不得月”。他们没有留给后人家财万贯,却为后人留下了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家风。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但子孙为之自豪,世人也为之敬仰。“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愿我们能保一生廉洁给自己,送一份幸福给家人,树一方口碑给群众。  习近平总书记说,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对于廉洁齐家,他以身作则。对家人要求也非常严格,他担任领导干部后,每到一处工作,都会告诫亲朋好友:“不能在我工作的地方从事任何商业活动,不能打我的旗号办任何事,否则别怪我六亲不认”。无论在福建、浙江还是在上海工作,他都在干部大会上公开郑重表态:不允许任何人打他的旗号谋私利,并欢迎大家监督。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敦厚尤显重要。中共领导人习仲勋便以“勤俭节约、讲信义”的家风,言传身教,督导子女。同样为兰考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焦裕禄,从小就教育孩子热爱劳动、艰苦朴素。但在子女心里,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是—“千万不能搞特殊!”简简单单几个字,并不惹眼,但这条家训,女儿焦守凤记得,儿子焦跃进记得,孙女焦楠等焦家上上下下20多口人都记得。“焦裕禄的孩子不搞特殊”,在生活中就像一把尺子,度量着他们的日常行为。焦裕禄子女六人,相继入党、工作、成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普普通通做人,本本分分做事。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领导干部任重道远。作为一名社区干部,我们也要起好带头作用,廉洁齐家,告诫家人:对待父母要有一颗感恩心,对待妻儿要有一颗关爱心,对待朋友要有一颗宽容心,对待工作要有一颗热情心,对待钱色要有一颗戒备心,对待权力要有一颗为民心,对待人生要有一颗平常心。  以孝悌为本,以忠信为主,以廉洁为先,以诚实为要,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于彼此间;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在心间。 

     树良好家风,扬廉洁正气    XX年的夏天,刚刚大学毕业的我有幸考入XXX市财政局,成为一名光荣的财政工作者。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中国财政》杂志上,看来一篇关于XX老部长的文章。当时的我对XX老部长了解并不多,内心充满了好奇,不禁读了下去。没想到自己一步步地被XX部长的个人魅力所吸引,被他廉洁奉公的精神所感染。作为财政部长,他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为奋战在财政战线上的同志们作出了表率;作为一家之长,他言传身教,管好家人,给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遗产——廉洁的家风。XX部长严格的家教,廉洁的家风是我工作以来,上的第一节也是最重要的一节课。它时刻提醒着我,财政部门的钱属于全体纳税人,属于党和政府,作为一名替政府当家理财的财政人,我们在岗位上不仅不能乱花钱,更要勤俭节约地管好、用好每一笔钱,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把钱花在刀刃上。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XX部长是这样说的:“路要靠自己走,不能依靠父母。靠父母不能长久,那是一种没有出息的表现。”他的长子吴本宁,1955年去甘南支边,40年来一直生活在泥石流多发的甘肃舟曲县,期间有人帮忙调动到兰州市区工作,XX却坚持拒绝,儿子最终成为当时那一批里唯一扎根在甘肃的高干子弟。他的三儿子吴威立,清华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国家机关工作,单位变革寻找新去处时,组织上想把他调进国资局,XX却认为儿子不能进自己管辖的单位,毅然拒绝了组织的安排。幼子吴本立曾在北大荒支边,后来考上了教师,领导关照他去香港进修,XX听说后立即打电话给北大荒的领导,要求取消了儿子香港进修的资格。作为高干子弟,XX的孩子并没有沾到父亲权利的“光”,甚至要面对更多严苛的要求,付出更多辛勤的汗水,经历更多艰难的磨炼。  在树立家风的问题上,XX部长并非只讲大道理,更多的是身体力行。对待上门送礼的情况,他严格教育家人不能收受礼品,送上门的礼品要一一退还,退不了的食品就按价退钱。在处理个人身后财产时,他又一次做出了令人惊叹的举动。他连续写了两份遗嘱,一份是在他和妻子去世后上交财政部分配的两栋房产的请求,另一份则是强调不要为其子女安排其他房屋。两份遗嘱见证了XX部长一直以来的无产阶级信仰,可谓是真正的一身正气走、两袖清风扬。XX部长言传身教的廉洁家风,为子孙树立了榜样,他的子孙都是普普通通的工人、农民和一般干部,每个人都遵从了XX部长的教导,从来没有一人打着他的旗号要求财政部给予照顾。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治国必先齐家。XX部长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领导干部首先要正身齐家,教好子女、管好家人,才能一心为公,用好权力、干好事业。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党员领导干部都能像他那样严以律己,廉洁奉公,在亲情和党性原则上做出正确的选择。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对儿子从小灌输“走捷径”的错误价值观,在多个场合表示希望有人能够“多帮帮”,“多带带”儿子。扭曲的价值观和不正的家风导致贪婪和腐败的滋生,公权滥用,轻易带来的巨额财富加剧了他们的堕落。对子女的溺爱,对家人的纵容,不仅使他丢了乌纱帽,也毁了原本幸福的家庭。家风不正,其危害可见一斑,领导干部当以此为鉴,让廉洁的家风成为为官从政的“护身符”。  我是财政系统里的一名新兵,我清楚地知道,财政工作主要是和钱打交道的。越是涉及金钱和利益的地方,就越需要廉洁、谨慎和自律。谁经不住诱惑,被利益牵着鼻子走,谁就要为之付出惨痛的代价。然而,廉洁风气的形成,势必需要的是你、我、他的共同努力。亲爱的同志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发扬严以律己的廉洁作风,坚定为民理财的宗旨;树立勤俭持家的廉洁家风,维护幸福和谐的家庭;构建尽职履责的廉洁局风,展现为民务实的形象;共筑风清气正的廉洁社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梦想。      

     以廉护家 共享幸福人生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滑艺瑾,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以廉护家 共享幸福人生》  当我们提到家风,我们更多的想到的是尊老爱幼,和睦幸福,它是爱情之舟的港湾,是幸福生活的摇篮,但当它与廉洁站在一起的时候,家风又多了些许意味,它既能助腐生变,成为助推腐败的温床,又能拒腐防变,成为抵制腐败的坚固防线。  家风代表着人类追求公平公正的理想诉求,蕴含着国家和民族的道德信仰,是衡量社会公平性的标尺。“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风兴则政风兴,政风兴才能国家强。习近平同志曾经强调,我们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因此,廉洁正直的家风在营造社会风气甚至是党风党纪中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何为廉洁,“廉”就是不贪,“洁”就是没有污垢。水清见鱼影,心清知德行,廉洁是高尚的品德;莲因洁而尊,人因廉而正,廉洁就像那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廉洁也好比那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廉洁还是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铮铮铁骨,更是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赤胆忠心。  国不廉则不安,家不廉则不宁。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价值追求。家风正,则作风淳,就能为廉洁奉公提供精神支撑;相反,家风不正、家教不严,家属亲属相互影响、恶性循环,最终会突破法治的底线、走向腐败的深渊。看看老一辈革命家的严格家规、清正家风,至今仍被传为美谈。在长子毛岸英从苏联留学回国后,毛泽东把他送到农村和工厂接地气;刘少奇的长女刘爱琴读大学时回家要车接,他知道后严肃地批评说“坐电车和公共汽车不一样吗”;曾主管国家经济工作长达26年的李先念,不许孩子经商。“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清正廉洁,是对家人的最好馈赠;家风纯正,也是对领导干部的最好保护。  以心为本,心中清正,人自然清正。廉洁做人是为了劳苦大众,而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这就要求,建好家庭这个小分子,文明立家,和谐兴家,以德治家,以廉养家,用实际行动筑牢家庭廉政防线,使家庭成为温馨牢固的大后方。廉洁治家,让家庭成为远离腐败的洁净阵地。树立廉洁家风,需要靠家庭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对待名利要有正确的态度,要铭记名利是一把双刃剑,正确对待就是一种动力,过分追求就是一把枷锁。坚持低调做人,不恃权倨傲,按规矩办事。另一方面,要铭记“一人不廉,全家不圆”的道理,常吹家庭廉政风,常念家庭廉政经,常算家庭廉政账,在廉洁上做到相互教育,相互影响,相互监督,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继承廉洁品德。只有家庭全体成员共同携手,家风才会正,家门才把得好。作为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要身正影直,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形象教育引导好家人,做到廉洁自律,清白做人,干净做事,时刻保持警惕,减少家庭生活对权力运作的消极影响,树牢底线意识,守住操守,保持清白本色,塑造清正之风。以德治家,以廉护家,建立廉洁家庭,共享幸福人生。  廉洁是一棵松,在万木凋零的冬日,她依然挺拔翠绿。廉洁是一片云,无论是凝成水结成冰,她依然洁净、晶莹。廉洁是一种官德,也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境界。一个家庭是一滴水,只有每一滴水清澈清晰,方可汇聚成透彻洁净的河流。一个人犹如一棵树,唯有他在风雪的催压下屹立不倒,在繁华的诱惑前不为所动,方能真正站成一颗亘古的松。作为家庭的一员,我们要时刻发挥廉政助手作用,引导家庭成员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一起营造一个清正廉洁的家庭环境,一起筑牢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  

      远离腐败,珍爱家庭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大家好! 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次“树廉洁家风,建幸福家庭”主题演讲活动。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远离腐败,珍爱家庭》。      人们常常这样赞美:家,是爱情之舟的港湾;家,是幸福生活的摇篮。每个党员干部的成长,不仅要靠党组织的培养,同时也需要家庭的支持。一个正直的干部背后,都会有一个廉洁的家庭在支持他。当好“廉内助”,把好家庭廉洁关是每一个家庭成员应尽的责任,也是构建幸福家庭、和谐社会的需要。      腐败是党之大敌、国之大敌、家之大敌。廉政工作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安康。“一人不廉,全家不圆”。家庭成员一旦和贪污腐败沾上边,全家就注定与幸福安宁无缘。当看到那些曾经辉煌、曾经有为的领导干部在铁窗里悔恨万分、痛哭流涕的镜头时,我们每个人的心灵都会受到强烈震撼。谁都有父母亲朋,谁都有妻子儿女,一旦腐败案件东窗事发,给亲人带来的必是莫大的悲伤,本来幸福和睦的家庭也顷刻间掉进痛苦的深渊。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前人之鉴,让我们领悟到人不能贪婪,贪婪是一剂慢性毒药,它会断送你的事业前程、毁掉你的的幸福家庭!      俗话说,“国无廉则不安,家无廉则不宁"。家庭是每个党员干部的重要“后方”,抵制和防范腐败,保持严正家风,支持和帮助家人廉洁从业,是每一个家庭守护亲情、追求梦想、维系幸福的必然要求,更是每一个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说腐败是一种耻辱,那么它需要我们时刻铭记;如果说腐败是一种挑战,那么它需要我们勇敢面对;如果说腐败是一种现状,那么它需要我们努力改变。      千里之堤,当防溃于蚁穴。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常吹家庭“廉政风”,管好家庭“廉政帐”,认真把好“家门关”,时常提醒家人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一身正气上班去,两袖清风回家来”。  我们的亲人虽然身处各行各业,但是国家建设的腾飞与发展,离不开大家的勤奋工作,廉洁从业。对照社会上的腐败大案,我们不敢懈怠;审视身边的廉洁环境,我们任重道远。  抵制腐败,守好家门,廉洁是宝,平安是福。 希望我们每一个家庭都能提升家庭防腐意识,筑牢家庭拒腐防线,让家庭成为和谐亲情的温馨空间,成为远离腐败的洁净港湾,成为反腐倡廉的牢固防线,把平安、快乐和幸福永远留在家中!  谢谢大家!    

       廉洁家风 齐家治国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国家”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概念。“国”和“家”紧密相联,国由家组成,有国才有家;家是国的细胞,家和万事兴。治国从治家开始。“家规”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徽桐城张氏,父子宰相,修己正人,为世所重。张英“让他三尺又何妨”成就了一段六尺巷的佳话,张廷玉为官以“廉”为第一要事,立身唯谨,亦有“父子让探花”的美谈。张英张廷玉父子集一生为人处世、官场仕途的经历体会,先后撰《聪训斋语》《澄怀园语》二书,教育子孙读书立品、廉俭礼让,流传后世,历久弥新。  人能知富之为累,则取之当廉,而不必厚积以招怨;视之当淡,而不必深忮以累心。  ——摘自张英《聪训斋语》。意思是:假如人能知道会为富贵所累,索取就会适度,不会因为积财丰厚招致别人的怨恨;把享乐之事看的很淡,就不会因为妒忌而烦心。  张英才高识广,学问过人,为官之余,致力于经学研究,且在诗文书画诸多方面,均有较高造诣。所著家训《聪训斋语》,子孙累世受益。自刊刻以来,影响广泛。  张廷玉能成为一代治世名臣,与他的家庭环境特别是祖辈父母的言传身教分不开。张廷玉祖父张秉彝曾言:“吾宗世承清白,登显士者皆廉平公恕。”张廷玉父亲张英,立朝数十年,终始敬慎,“有古大臣风”。张廷玉之母姚氏,为清初名臣姚文然之女,以贤淑见称。其夫张英中进士做官后,家中仍不富裕。有一年张英为会试同考官,入贡院半月不回家,以致家中乏食,姚氏用家中所剩斗米做汤而食,才使家人不致断食。张廷玉兄弟入仕后,她教育他们做官惟谨,常说:“你父亲为官,冰清玉洁,你们也要谨慎宜守啊。”故了解张家的人都说:“张文端公(张英)家教甚严,实则由其夫人佐成之也。”姚氏后随张英居京师二十多年,谦慎好善,贤声传至宫廷,康熙一日顾左右语曰:“张廷玉兄弟,母教之有素,不独父训也。”张廷玉自幼生活在父母身边,耳濡目染,得益良多,康熙曾对入值南书房的张廷玉说:“汝兄弟其不愧家风矣。”  继承清白家风,张廷玉官声清越,终成一代名臣、三朝元老,并给后世子孙留下不少为人做官的心得。  为官,张英认为要以勤政清廉为第一要务。在他三十余年的官宦生涯中,偶有挫折,或被降职,最终仍因为其才华过人、处事廉俭而被重新起用或提拔。许多清正廉明的地方官员,因为有他的保护和举荐,不但免遭不测之祸,而且得到重用。但其亲朋故友,邻里子弟,中进士者多达数十人之众,没有谁因为他的提携而升迁。他要求子弟做到“使我为州县官,绝不用官银媚上官”。  勤政尽责。张廷玉认为设官是为了理事,勤政乃进德之基。张廷玉受命为军机大臣,日理万机,办公时“诸曹司及书吏抱案牍于旁者,常百数十人环立,更进以待裁决”。就是坐在轿子里,仍在批阅文件,让随行人员随时取送,没有一件滞留,可谓案无留牍。  公正无私。张廷玉强调公正无私乃为官本职,但要做到并非易事,要有“公正自守,毁誉在所不计”的胸怀,有“人以必不可行之事来求我,我直指其不可而谢绝之”的勇气,还要有“惟有公正自矢,方不为下人所窥”的戒意。  公平取士,重视人才。张廷玉掌翰林院时,多举荐人才,为朝廷擢用。而对“家人子弟,不得以间请”,“公正无私,周详妥协”。不仅如此,他还奏请雍正,将其子张若霭参加科举所获的“探花”(一甲第三名)改为二甲一名,以示“谦谨之诚”和关爱天下寒士之心。他在执掌吏部时,绝苞苴,杜请托,铨政肃然,吏治一新。  充满温情和智慧的传统家规,蕴含了中华民族的“家国”文化;让我们吐故纳新、与时俱进,涵养新时代的良好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 

      树廉洁家风 建幸福家庭人们常常这样赞美:家,是爱情之舟的港湾;家,是幸福生活的摇篮。今天,我们财政人员就是带着对家的无限眷念,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欢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树廉洁家风,建幸福家庭”。共同思考净化家庭环境、营造廉洁家风、维护家庭和睦,以良好的家风配合党风、行风的建设与完善。  家风,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我国有着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孕育的优良传统,家风便是这优良传统的的现代传承。家风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小至关乎一个家庭的荣辱,大至关乎社会的和谐。重视培养良好家风在古代早已经受到重视,被世人推崇。古有北宋名臣范仲淹,他治家甚严,次子范纯仁娶亲,要添置一些贵重物品,不但没得到父亲的支持赞助,反倒被严厉的上了一堂“政治课”:年轻人怎可贪图享乐,要简朴务实。范老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可以说,家风是依规治党、以德治党的重要环节,也是抵御腐败的第一道防线。在曝光的一件又一件大到领导官员,小到村镇干部贪污腐败事件中我们不难发现,官风不良,家风不正,便会贪欲丛生,家属成“腐败盲区”,“贤内助”幻变“贪内助”,“官二代”变成“腐二代”,很多都与其“扭曲”的家风脱不了干系。家风廉洁了,能有效地抵御物欲膨胀、道德堕落、精神雾霾,有效化解贪婪、势利、奢侈、市侩等不良习气的污染,有利于保持政风党风的风清气正。  在小家里,我们是家庭的一员,作为家庭的希望,我们要学会自立自强。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低调做人,适应社会。自觉传承家风,廉洁自律。在大家里,我们是财政队伍中一名普通的人员,肩上担负着国家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和权力。工作任重而道远。如何正确地对待手中的权力,摆正自己的位置,走好生命中的每一步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平凡,并不意味着平庸,能够立足岗位,认真工作,把简单的事情做到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到不平凡,真正做到权为民用,利为民谋,当好人民公仆,这何尝不是人生价值的一种体现!这何尝不是爱护自己、尊重家人、珍爱家庭的具体体现!     让我们对家人在事业上要多一份支持,少一些拖累,在感情上要多一份温暖,少一些冷漠;在生活上要多一份关心,少一些埋怨;在奉献上多一份理解,少一些苛求;在娱乐上要多一些引导,少一些随便!切实使家成为和谐亲情的温馨空间,成为远离腐败的洁净港湾,成为反腐倡廉的牢固防线。  

     树廉洁家风,筑幸福家庭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基石,家正方能身正,身正方能气正,气正方使社会清明。只有树立廉洁家风才能构筑幸福家庭。  节俭的家风使人清廉;严苛的家风令人谨慎;勤奋的家风促人进取。良好的家风关系到领导干部及其家属子女的人格、作风养成,家风是领导干部自身廉洁的前提和保证,家风正,则党风清;家风正,则作风良;家风正,则政风淳。  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家族式腐败”,有的是“夫妻同伸手”,有的是“寻租父子兵”,有的是“贪腐一家亲”。“家族式腐败”多伴有家风不正、家教不严,领导干部和家属子女间相互影响、恶性循环,最终突破纪律底线,一同步入腐败的深渊,身陷囹圄。作为党员干部,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关系到能否守住清正廉洁的大事。   廉洁齐家,营造良好家风,不仅是作风建设的需要,也是确保领导干部家庭幸福的根本保证。党员领导干部廉洁齐家,不仅能影响后代,还能赢得民心,引导社会风尚。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敦厚尤显重要。中共领导人习仲勋便以“勤俭节约、讲信义”的家风,言传身教,督导子女。我们党的干部,在生活中就像一把尺子,衡量着自己的日常行为。还要教育自己的子女,不论是工作、成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普普通通做人,本本分分做事。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良好的家风培养优秀的人。当前,从严治党成为一种常态,从一些落马官员的案例来看,不良家风是产生腐败的一大主因。正因如此,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首次将“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列入其中,目的就是倡导廉洁家风,培养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领导干部任重道远。作为一名财政干部,我们也要起好带头作用,廉洁齐家,告诫家人:对待工作要有一颗热情心,对待钱色要有一颗戒备心,对待权力要有一颗为民心,对待人生要有一颗平常心。  廉洁正气是我们的态度,更是我们给家人最好的馈赠。领导干部关心家人、帮助亲人都是可以理解的人之常情,但我们不能让亲情凌驾于原则制度之上。你帮他多少,他则短人多少。林则徐曾说:“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铤而走险必将带来政治上的身败名裂、经济上的倾家荡产、思想上的后悔莫及。  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树立家庭廉洁的意识,倡导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引导家庭成员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做到遵纪守法、廉洁自律,不断提高法制观念,塑造廉洁品德。要从每个家庭成员做起,倡导廉洁之风,弘扬浩然正气,建设积极、乐观、向上的家庭文化和“以德治家、以廉养家”的廉政家庭文化。  我们要发扬勤俭持家、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家庭生活中不慕奢华,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倡扬时代新风,摒弃在婚丧嫁娶等活动中大操大办的陋习,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家庭生活方式。  我们要保持警惕,常吹家庭“廉政风”,管好家庭“廉政帐”,时常提醒家人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防微杜渐,从严治家,使家庭成员都能珍惜幸福生活。  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家庭做起,从现在做起,将我们的家庭建设成为反腐倡廉的坚固防线,成为廉洁、平安、幸福的港湾! 

       树立良好家风 筑牢廉洁家庭防线习近平总书记说,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不能搞特殊”的焦氏家风与焦裕禄精神历久弥新。“不能搞特殊”,就是与群众打成一片,亲民爱民、无私奉献,自觉把权力关进牢笼,不通过特权谋私利。家风不正则政风难平,焦裕禄精神与焦氏家风一脉相承。成为新时代背景下党政干部深入基层、亲民爱民、无私奉献的一座精神丰碑。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敦厚尤显重要。中共领导人习仲勋便以“勤俭节约、讲信义”的家风,言传身教,督导子女。同样为兰考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焦裕禄,从小就教育孩子热爱劳动、艰苦朴素。在子女心里,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就是—“千万不能搞特殊!”简简单单几个字,并不惹眼,但这条家训,女儿焦守凤记得,儿子焦跃进记得,孙女焦楠等焦家上上下下20多口人都记得。“焦裕禄的孩子不搞特殊”,在生活中就像一把尺子,度量着他们的日常行为。     当前,从严治党成为一种常态,从一些落马官员的案例来看,不良家风是产生腐败的一大主因。正因如此,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首次将“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列入其中,目的就是倡导廉洁家风,培养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    “家风正,则子孙兴旺。良好的家风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兴旺发达的基石。良好家风的传承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兴旺发达的根本保障。严是爱,松是害。作为党员干部除了要洁身自好、严于律己,还要以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的方式管好家里人、管好身边人,在“廉洁修身”的同时,还要做到“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以良好家风筑牢廉政建设家庭防线,这才是确保家庭和谐、家族兴旺的根本之道。    

      廉洁好家风,我们一直在传承 国以家为基,家尚廉则安。廉洁好家风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是家庭平安幸福的基础,是党风政风建设的基石,是社会风气的支撑力量。传承廉洁好家风,我们一直在行动。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崇德向善、崇俭尚廉这股带有浓郁历史精神的时代风,吹进党员干部家庭中就是廉洁好家风,吹进党政建设中就是廉洁好政风,吹进社会生活中就是和谐社会风。  追溯历史,廉洁好家风一直在华夏大地世代传承着。被天下人广为传颂的包公,对子女管教严格。他的长子官居通州(州府官员之一种),政声亦好,英年早逝;幼子在包公去世时年仅5岁。包公留下的家训是:“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意思是说,后世包家子孙在外做官,如果有违反家法规定而受贿、贪污者,生不得让他回到包氏宗族来,死不得葬在包氏祖坟中。据了解包公子孙都能严守祖训,无一贪官。  近观现代,廉洁好家风一直在被继承和发扬着。 XX年感动中国人物牛玉儒,他的父亲是一位正直的老党员,儿子当了“大官”还不忘提醒儿子。他给儿子写的一封信中说:  “我们家世世代代都是农民,只有你当了领导,一定要清廉,像包公一样,堂堂正正!”  清廉家风离不开家人的支持,亲人的理解。 对家人,牛玉儒约法三章:不准开门,不准收礼,不准说情。对亲戚朋友,牛玉儒向来一视同仁,不管是谁去找他办事,他总是婉言拒绝,然后让妻子好好招待,领他们上街逛逛,带上路费,送他们上车。多少年来,牛玉儒为与他素不相识的老百姓办过无数实事、好事,可在亲戚中却“六亲不认”。  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孔繁森,更是廉洁好家风的践行者。1993年,妻子到西藏探亲,去的路费由自己筹措。由于看病,妻子将返程的路费花光,只好向孔繁森要钱,他东挪西借才勉强凑了500元,而回程机票当时是每个人800元。妻子不忍心让丈夫为难,就自己找熟人借了一些。孔繁森把工资中的相当大一部分用于帮助有困难的群众,以致于女儿的交学费都要东拼西凑。妻子的理解和支持助他成为了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好干部。  无论是历史还是现代,无论是小家庭还是大社会,所有的幸福安宁都以廉洁家风为基础,所有的不幸都掺杂着人性深处的贪婪。廉洁好家风,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品德力气,时刻净化着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心灵;廉洁好家风,是一汪清润甘甜的泉水,滋养着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廉政之心;廉洁好家风,是一股潜在无形的正能量,助推着整个社会文明前进。  作为一名普通的财政人员,我们更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从细微处着眼,从点滴小事做起,从节约办公室的每一张用纸开始,从节约用水用电开始,从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做合格党员开始,从立足本职工作,身体力行,尽职尽责开始,做廉洁好家风的传承者,实践者,推行者。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好则政风清。廉洁好家风,我们一直在传承;清廉好政风,我们一直在延续,和谐社会风,我们一直在发扬。  

      正家风,树廉政尊敬的各位评委、同事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正家风,树廉政》。  家风,又称“门风”,是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任何家庭成员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打上了其家风的烙印。 勤俭持家、吃亏是福、忠厚诚信、知书达理、孝敬父母……好家风的树立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优良作风的传承和延续。  那么廉政呢?咱们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那些优秀而又正直的人民公仆,古代如包拯、海瑞,现代如孔繁森、任长霞。如果把“家风”与“廉政”相结合,咱们大家又会想到什么呢?也许这个时候,答案就不尽相同了。  一家似一国,国有千万家。好的家风就如同好的国风,它会带领这个家庭,这个国家走向繁荣与昌盛。而近年来,各种腐败行为不仅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资源分配部门大量滋生,而且在教育、文化、司法部门也在不断的出现,少数党员干部的“心中秤”不断倾斜,底线一点点的坍塌、崩溃,最终对国家,对人民,对自己的家庭造成了许多重大的损失,而发生这一切的原因,归根究底,我以为,是一种家风的败坏,一股“不正”的家风引导着他们一步步走向了黑暗的深渊。     公元1709年,张伯行出任江苏巡抚,当时江南一带官场上浮华奢靡之风盛行,行贿受贿,贪污腐败现象是各省中最为严重的。张伯行上任之初,就写了一篇《却赠檄文》。“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通过这篇檄文,张伯行向各级官吏公开宣布谢绝一切馈赠。张伯行的这篇短文,被称为《一字诗》,很快不胫而走,成为提醒官员们为政以德的座右铭。直到今天,张伯行的《一字诗》还被人们长久地记住,成为砥砺道德,提高修养的格言警句。  我国著名民族英雄林则徐曾写对联表达教育思想。“子孙若如我,留财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林则徐从政为官四十年,他的正直清廉,不仅为他的人民所敬仰,并赢得“林青天”的美誉,就连他的敌人,也不得不钦佩他的品德和贡献。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罪魁英国人包令这样评价林则徐:“忠诚地、几乎不间断地为他的国家服务了36年。在社会生活中,他以廉洁、睿智、行为正直和不敛钱财而著称。”   清正廉洁始终是林则徐为官自律的守则。1830年8月,林则徐从北京出发赴任湖北布政使。进入湖北境内后,林则徐立即发了一道“传牌”给沿途官员,宣布了对人对己的廉政要求:一是赴任途中一切费用自理;二是不准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溜须拍马;三是不搞远接高迎官场缛节;四是不准打着本官的旗号私索钱物,如有勒索者立即严办。这是林则徐的廉政宣言。  几千年来,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为了一己之私,贪污腐败的贪官,但是更多的,是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为官清廉,为民排忧的清官。他们忠于职守,报国为民,清正廉明,他们的廉政事迹,他们的家风古训,被一代又一代大众人民口口传唱,直至今日。这不正是一个“正家风”的典型体现么?  现在社会,逐渐进入了“小家庭”时代,家风的“正与不正”影响的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家庭,对家风的梳理,是对公序良俗的温故知新,是一种精神上的寻根。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一家,从父亲钱玄同到其儿子钱三强再到钱氏第三代钱思进,一脉相传,其家中形成了自强好学、一心为民的良好家风。可以说,现代家风更像是一面镜子,它能折射出一个社会、民族的最真实风貌。  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好,则政风清;家风浑,则社风浊。家庭是国家和社会的细胞,优良的家风是一个家庭甚至整个社会的“传家宝”。国家的兴盛、社会的安宁、个人的成就,都会受到家风“润物细无声”般的影响。立好“家风”这面镜子,照清自己,辐射他人,才能为社风、民风“正衣冠”,匡正坏风气。  至此,我想用近现代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黄炎培的一句家训来结尾,愿与诸君共勉。“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                                            担保中心 XX                                           XX年5月20日  

家风·廉洁颂相关文章:

公安民警廉洁谈话记录内容

廉洁谈话被谈话人表态

廉洁风险点有哪些方面及整改措施

廉洁自律方面的表现

新任职领导干部廉洁谈话表态发言

普通员工廉洁谈话记录

廉洁谈话记录内容

新提任干部廉洁从业情况说明

集体廉洁谈话记录

关键岗位廉洁谈话记录内容

本文来源:https://www.16maker.com/zhutijiaoyu/3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