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16maker.com--调研报告】

  “政治生态”是习近平在2014年6月30日时提出的一个政治概念。此后他又在多个场合谈到“政治生态”。所谓政治生态,是指政治主体在一定的政治环境下的生存方式,以及在此政治环境下养成的政治习性,同时也指政治主体在一定的政治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一路范文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个人政治生态画像报告供大家参考选择。

  个人政治生态画像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充分发挥党内政治生活基本制度作用,使党内政治生活有实质性内容,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现根据《党章》和党内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就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性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法宝,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党内存在问题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集中性教育的深入推进,我区党内政治生活有了明显加强。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少数党员干部不能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不能坚决执行集体的决策部署,不能按纪律和规矩办事,不能服从组织安排,不能正确看待得失,不能自觉维护班子的团结,缺乏责任担当,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党内政治生活制度未能得到严格的贯彻落实,有些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不严肃、不认真,一些干部不懂得、不遵守党内政治规矩,不善于用党内政治生活处理和解决问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党要管党首先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保证,必须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集中解决好党内政治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保持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更好地发挥党内政治生活功能作用,使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决胜全面小康、加速崛起振兴的坚强核心和中坚力量。

  二、牢牢把握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的主要内容

  1、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要严格遵守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组织原则,坚决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执行党组织的重大决策部署。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凡属重大问题、重大事项都必须集体研究决定,不得以书记碰头会代替党(工)委会,不得以传阅、会签或个别征求意见等形式代替集体议事和会议表决。主要负责同志要强化民主意识,善于集中大家的意见,认真考虑少数人的意见,坚持末位表态发言,根据规定正确作出决策,不可议而不决;重要议题如有不同意见的人接近半数,应暂缓决策,待进一步调查研究、交换意见后,下一次会议再作决策。要严明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决定一旦作出,有不同意见可以保留,也可向上级组织反映,但在上级或本级领导集体未改变决定之前,除了执行决定会立即引起严重后果等非常紧急的情况外,必须无条件执行,更不得在党员群众中发布和表露与党组织决定不一致的意见。要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明确每位班子成员所负的具体责任,班子成员必须自觉服从工作分工,认真履职,切实抓好分管工作。班子成员调整后,要及时进行分工,做好分工交接,严格按分工开展工作。通过充分的民主和正确的集中,努力形成既有集中又有民主,心齐气顺的干事创业氛围。

  2、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生活会是党员领导干部召开的旨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组织活动制度。一般每年召开1次,也可根据需要不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必须专题召开,不得与其他会议、议题合并进行。会前,要组织力量进行调查研究,充分征求意见,找准领导班子、党员领导干部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规定必须说明的事项。单位党员主要负责人要严格审核班子成员的对照检查材料,尤其是规定必须说明的事项有没有说清楚。各基层单位的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要安排党政负责人和组织、纪检部门人员参加。通过民主生活会,统一思想、改进作风、加强监督、增进团结,提高依靠自身力量解决问题和矛盾的能力。

  3、组织生活会制度。组织生活会是指党支部(党小组)以交流思想、总结经验教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为主要内容的组织活动制度。组织生活会一般采用支部党员大会的形式召开,党员人数较多的也可以采用党小组会的形式召开,原则上每季度或半年召开1次,也可根据需要随时召开。

  4、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双重组织生活是指党员领导干部除参加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外,必须以普通党员身份编入党支部(党小组),按期参加所在党支部(党小组)的组织生活,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积极发表意见,如实汇报思想,自觉接受党员群众监督。

  5、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作风,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员领导干部要经常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开展调查研究和三解三促、串门走访活动,听取群众意见,化解矛盾纠纷,解决民生难题,增进群众感情。

  6、谈心谈话制度。谈心谈话是指以交流思想、指出问题、征求意见、增进团结、促进提高为目的,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与党员干部之间开展的经常性沟通交流活动。除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规定的谈心谈话外,各党(工)委主要负责人每年至少要专题与每个班子成员、村(社区)及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年轻干部、选调生、大学生村官谈心谈话1次。班子成员每年至少要专题与分管的单位和联系的村(社区)的班子成员、年轻干部、大学生村官谈心谈话1次。基层党支部书记每年至少要专题与支部成员和所属党员谈心谈话1次。

  7、三会一课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是党内组织生活的基本制度,具体指支委会、支部党员大会、党小组会和党课。支委会每月至少召开1次,支部党员大会每季至少召开1次(不设党小组的每月至少召开1次),党小组会每月至少召开1次,党课每季至少1次。党组织书记每年要至少讲1次党课,党员领导干部每年要到所在支部或其他基层支部至少上1次党课。通过三会一课研究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决策部署,讨论决定党支部的重要问题,分析党员思想动态,加强党员教育管理。

  8、统一活动日、集中学习日、固定学习日制度。每月25日为我区基层党组织统一活动日、党员集中学习日和远程教育固定学习日。如当月25日是节假日,或确有特殊情况,可适当前移或顺延,但原则上必须在本月内完成,通过统一活动、集中活动,确保党员教育的正常性和实效性。

  9、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民主评议党员是通过对党员的正面教育、自我教育和群众评议,以及党组织的考核,对党员思想政治、学习、遵纪守法、岗位工作、服务群众、作用发挥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评价和鉴定。一般每年1次,分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通过评议,达到激励党员、提高素质、纯洁组织的目的。

  10、按期交纳党费制度。交纳党费是党员对党组织应尽的义务,是党员党性的具体体现。党组织每半年要核定1次党员交纳党费数额,并向党员个人出具应交纳党费清单。党员必须主动按月交纳,每月1日为全区党员交纳党费日(遇节假日顺延),特殊情况下,经党支部同意,可以预交或补交,但预交或补交的时间一般不超过6个月。党费应当由本人直接交纳,一般情况下不得代交,禁止垫交或扣缴。

  三、着力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质量

  1、突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把党史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等作为党内政治学习的主要内容,把自觉维护党的威信、贯彻决策部署、落实群众路线、增强纪律规矩意识、交流汇报思想、强化责任担当等作为党内政治活动的主要任务,把党员干部参加和遵守党内政治生活作为衡量其讲政治、懂规矩、守纪律的重要标准,切实发挥好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功能,推动党内政治生活成为锻炼党性、坚定信仰、提高觉悟的熔炉,成为交流思想、增进团结、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平台。

  2、突出党内政治生活的严肃性。各级党组织要把贯彻落实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制度,作为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基层党建的重要抓手,必须全面执行和长期坚持、定期开展,不得选择性执行和降低频率、标准、程序。党员干部必须按照党内政治生活的内容,自觉服从组织安排,积极参与党内政治生活,不得随意缺席或不按要求履行义务,并以此作为评判党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党组织和党员必须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的内容和党组织所作出的决定,不得凌驾于党内政治生活之上或游离于党内政治生活之外,对集体作出的决策不得随意更改,对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不得自行其是。

  3、突出党内政治生活的实效性。要始终把问题意识贯穿党内政治生活的全过程,把党内政治生活作为解决党内存在问题的重要手段,经常性分析研判党内政治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把问题查摆与党内政治生活内容相结合、问题整改与党内政治生活方式相结合、问题实效与党内政治生活要求相结合,哪个方面存在问题就用党内政治生活中的相关制度重点加以解决。每次党内政治生活都要深入调查研究、精心制定方案,确保主题明确、讨论认真、形成共识,真正使党内政治生活起到教育提高党员的作用。

  4、突出党内政治生活的纪律性。党组织要合理安排党内政治生活各项活动的时间,党员领导干部不能参加所在支部的组织活动,必须同普通党员一样向党支部(党小组)请假,一般不得缺席所在支部的组织生活会、发展党员等重要活动。要严守保密纪律,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参会人员的讨论情况、提出的批评意见或建议、谈心谈话的内容等,不应对外宣传的不得对外宣传,会议记录人员要妥善保管好会议记录簿。要正确看待讨论中发生的分歧,虚心接受同志之间相互提的意见或建议,不得打击报复,不得闹无原则纠纷。

  5、突出党内政治生活的创新性。强化主题引导,结合实际确定活动主题和内容,探索推行指导性内容+自选动作相结合和三会一课模块化设计模式,改变传统被动接受和单向灌输的模式,把课堂变为舞台,把身边典型变为课堂教材,不断提升党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创新载体,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活动,组织党员到革命传统等党性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同时,充分利用新兴传播媒介,探索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网上过组织生活,积极打造符合党员实际、激发党员兴趣、方便党员落实的党内政治生活方式方法,实现党员学习教育的立体化、全覆盖。

  四、切实加强党内政治生活的组织领导

  1、落实工作责任。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是抓好党内政治生活的第一责任人,树立抓好是称职,抓不好是失职,不抓是渎职思想,带头按纪律规矩办事,在各项党内政治生活中走前列、作表率。其他领导班子成员要把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制度规定作为一岗双责重要内容,认真抓好分管领域、挂钩联系单位的党内政治生活。各党(工)委要加强对所属党组织具体指导,对基层支部的组织生活主题和内容每年至少作出4次指导性安排,同时指导基层党组织按照全年不少于12次组织生活的原则,制定好计划。要注重培植先进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效应。要强化对党内政治生活情况的纪实,开展情况要有完整详实的文件、记录等资料,建立健全党内政治生活台账。

  2、严格考核问责。区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将结合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巡查,每年对党内政治生活情况进行专项巡查,深入了解党内政治生活开展情况和实际效果。各党(工)委要对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开展情况进行常态化督导,党内政治生活开展情况纳入年终基层党建工作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作为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以及干部考察、分析研判、任职谈话的重要内容;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情况要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内容,党员参加党内政治生活情况要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内容。对党内政治生活制度不健全、执行不规范、效果不明显的党组织,上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要约谈相关责任人并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要及时进行整顿并严肃追究责任。

  3、全面整改提高。各级党组织要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列入两学一做的重要内容,根据本地本单位情况进一步研究完善、细化党内政治生活的各项制度规定,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坚持党内政治生活基本制度的学习讨论,进行一次专题教育,推动党员干部熟悉制度、遵守制度、维护制度、执行制度。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对照《意见》要求,对党内政治生活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排查,找准存在问题,形成问题清单,制订整改方案,进行专项整治,确保党内政治生活高质量、常态化、长效化,努力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个人政治生态画像报告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加强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一、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价值意蕴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营造党内良好氛围,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涵养党内政治生态的必然要求。党内政治文化是党内政治生活的灵魂,关系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重视并严肃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兴党、强党的保证和有力武器,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和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清醒自觉,明确提出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要求。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肩负新时代历史使命的需要。重视并严肃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兴党、强党的保证和有力武器,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推动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党的二十大明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并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提出更加明确的要求。实践证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具有实践性,需要根据不同时期的政治任务及特点展开。发展先进党内政治文化,要始终跟上时代、实践、人民的要求。新时代,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需要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推动党的自我革命的需要。在进行社会革命的同时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最显著的标志,也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所在。党的自我革命的实现需要全体党员深刻认识党的自我革命的意义和价值,党内政治文化中的政治意识形态及其形成的舆论环境和心理态势等,不仅与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相辅相成,还与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理想信念教育、党性修养等方面相对应,其建设贯穿于管党治党的实践活动中,实现了自我革命的主体、方式、内容的全覆盖。作为党自我革命的创新性实践,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新时代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利器,是促进自我革命创新的实现途径。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需要。党内政治文化是在一定的党内政治生活中形成和发展的,对党内政治生活和政治生态发挥着规范、引领和导向的作用。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生活,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党内政治文化可以对党员干部进行精神的洗礼与灵魂的滋养,有助于生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从而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发展积极健康风尚,培育良好政治生态土壤意义重大。

  二、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新时代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党内政治清明、党员政治坚定的重要保障。我们要科学把握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规律,立足实际,结合实践,努力建设积极健康、正气充盈、朝气蓬勃的党内政治文化。

  党内先进政治文化形成离不开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引领示范作用。领导干部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带头坚定政治理想,带头锤炼政治品格,带头坚守政治价值,带头弘扬自我革命精神,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共产党人价值观是党内政治文化的核心要义。党员领导干部要以实际的工作成效凝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强大力量,在自觉融入干事创业的实践中要以身作则,率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引领全社会形成向善的浓厚氛围。带头弘扬共产党人的忠诚老实、公正公平、实事求是、坦坦荡荡的价值观,促进形成清清爽爽、规规矩矩、干干净净的同志关系、上下级关系,着力建设正气充盈的党内政治文化。

  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的重要经验,是国家运行的根本保障。党内政治文化制度建设必须依靠党内法规制度的落地落实,才能发挥出应有的实效。充分发挥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主体责任,把党内法规制度当作党性修养的政治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遵规守法的良好示范效应。尊崇和敬畏制度就要从内心把制度作为行为处事的首要准则,切实发挥制度保障作用。注重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统一,聚焦党纪党规等方面,用制度规范保障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把成果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扎紧制度笼子,使之成为政治品格、政治准则和从政规范。培养良好道德规范,通过完备的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约束党员干部的行为习惯,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倡导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促使从政人员道德修养提升,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

  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独特战略资源,它所包含其中的许多政治智慧,是党内政治文化植根的沃土。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蕴含着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坚定信念、集体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的革命品格等,为党内政治文化注入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红色基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当代中国社会现实需要和中国共产党政治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发展方向。推进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执着追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价值,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家国情怀、以为党为人民献身的革命精神、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激励共产党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培育共产党人忠诚老实、光明坦荡的价值观,发挥党内政治文化清淤疏浚、标本兼治的独特功能,筑牢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

  个人政治生态画像报告

  营商环境事关辽宁振兴发展全局,是基础性和战略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应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紧紧扭住优化政治生态这个根本,瞄准一流营商环境这个目标,加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促进标本兼治,积极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

  深层净化,坚决清除腐败这个“污染源”

  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反映。近年来,辽宁刮骨疗毒、祛疴治乱,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推动政治生态持续好转;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清除“污染源”、净化政治生态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应坚持以系统观念进行深层净化。

  坚持以严的基调正风肃纪反腐,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精准运用“四种形态”,着力整治重点领域和地域性腐败,大力清扫“微腐败”,更加有力遏制增量,更加有效清除存量,强化不敢腐的震慑;健全监督制度体系,持续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完善“阳光三务”监督治理体系,建立权力运行可追溯、可监督、可评价的反馈机制,扎紧不能腐的笼子;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督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清廉自守、廉洁从政、干净做事,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以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滋养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生活,就有什么样的党员、干部作风。”事实表明,一个地方政治生态出问题,首先是党内政治生活出了问题。要着力提高督导质效,经常、规范开展组织生活,切实提高组织生活质量;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形成心齐气顺的政治氛围;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锐利武器,扶正祛邪、整体提高;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以良好政治文化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建设良好政治文化,要破除特权现象、“圈子文化”、好人主义等,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坚定理想信念、铸牢对党忠诚、站稳人民立场;行动上言有所戒、行有所依,推动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

  突出重点,抓好干部队伍建设这个关键之举

  干部队伍建设是撬动政治生态建设的“杠杆”,政治生态的好坏决定干部状态,干部状态也同样影响政治生态。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严把选人用人特别是“一把手”选任的政治关、廉洁关、能力关,健全考察机制和办法,把公道正派体现在选人用人的全过程各方面,坚决杜绝“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现象,树立起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鲜明导向。要加快提升干部素质能力。引导各级干部在干中学、学中干,加快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加强专业化培训,引导干部及时补充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增强专业精神;加强实践锻炼,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磨炼有潜力的干部,让干部在实践中练就真本领、硬功夫;积极争取同中央和国家机关、东南沿海地区干部任职挂职和双向交流,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高专业化素质。进一步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大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传承好辽宁“六地”红色基因,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激发党员干部敢闯敢干加实干的热情。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分层分类健全干部容错纠错制度,完善干部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

  强化保障,抓好法治环境建设这个突出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持续把法治环境建设作为突出任务来抓,为各类经营主体创造稳定、透明、规范、可预期的法治环境。

  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协调关系。严格规范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用法治给权力明规划界,用制度和技术的办法引导群众和市场主体,让“办事不靠关系、用权不图好处”成为常态。全力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政务公开,增强制度和政策稳定性、可预期性,提高监管公平性、规范性、简约性,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严格依法办案、公正司法,通过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进一步畅通规范仲裁、调解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引入相关电子服务,使争议解决程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

  以政府诚信引领社会诚信建设。要完善信用建设制度体系,建立健全信用承诺、信用监管等制度,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坚决履行政府承诺,坚决整治政府失信行为。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使诚实守信成为市场运行的价值导向和各类主体的自觉追求。

  常态化扫黑除恶,为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依法严惩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对标一流,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未来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是营商环境的竞争。辽宁要持续提升竞争力,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标准、拉高标杆,对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做好“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这门功课,着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要增强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更好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要增强前沿意识、开放意识,提升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水平。主动对标世界银行新营商环境评估体系,开展自我评估测试。积极探索开展《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压力测试,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构建高能级开放合作平台,全力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要强化要素保障,全力降低综合成本。抓紧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加快中小型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强化金融监管机制,塑造健康金融环境。提高人才政策的精准性、便利度、含金量,打造更多创业创新平台,积极留住人才、引进人才。加强政策激励和撮合对接,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不断增强科技要素供给能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降低办事时间成本和各类要素成本。借助数字技术,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要加快建立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全面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党员干部做到亲而有度、清而有为,既关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主动排忧解难,又坚守廉洁底线,用党委和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倾心和决心、支持民企发展的真心和热心,提振企业群众对党委和政府的信任、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本文来源:https://www.16maker.com/baogaoqingshi/60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