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16maker.com--党员学习资料】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经历千难成就的伟业。在此期间我们涉过无数险滩、啃下无数硬骨头,这其中无不闪现着“敢想、敢做、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创新精神和特殊时代意义。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敢为天下先的名人事例范文四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 敢为天下先的名人事例

  刘罗锅智告贪官

  一天傍晚,乾隆皇帝来到午门散步。抬头一望,只见午门至正阳门那段御道由于年久失修,不少处已磨损得坑坑洼洼,觉得有失皇家体面,非整修一下不可。于是他便令和坤承办此事,让他造出预算,限两月之内竣工。和坤得皇上宠信,但贪婪成性,是个雁过拔毛的角色。他奉旨之后非常高兴,觉得又得了个发财的良机。

  三天后早朝时,和坤就带本奏道:"皇上,这段御道确实有碍观瞻,必须全部换新。由于所需石料要从数百里外的房山采办,石匠精雕细刻,故而工程浩大,即使从紧开支,至少也需白银十万两。"乾隆皇帝二话没说,立即照准。

  此后,御道旁立即搭起了不少工棚,并将御道两旁用草苫遮住,数百匠人叮叮当当地日夜干了起来。结果,不足一月,御道就提前峻工了。

  乾隆皇帝在和坤陪同下一看,果然见御道平坦,焕然一新,不由龙心大喜,连声赞好。

  次日早朝时,乾隆皇帝就当众宣旨:"和爱卿这次主修御道,夜以继日,既快又好,提前一月完工,劳苦功高,朕赏你白银一万两,再升官一等。"

  和坤得意洋洋,名利双收,连忙谢恩。

  谁知过了没几天,此事的底细被刘墉无意中发现了:原来和坤根本没有去房山采办石料,只是将原来的石块撬起来,令石匠在反面雕刻了一下,把下面的路基平整后,一铺上便跟新的一样。因此,工期缩短,成本又省,总共只花了一万两银子。

  刘墉便决心将它揭露出来,让和坤当众出丑。

  第二天上早朝时,刘墉待大家进太和殿后,飞快地将身上的朝服脱下,反过来套上,然后悄悄跟了进去。

  乾隆皇帝端坐在九龙椅上,居高临下,抬头一看,忽见群臣后面站着个衣着与众不同的人,觉得奇怪,再细一看,却是协办大学士刘墉。心想:他向来十分注重仪表,办事小心谨慎。今天怎么昏头昏脑地将朝服也穿反了,这是怎么一回事?

  这一细节很快被向来看着皇上眼色行事的和坤发现了。因当时明文规定:上朝时如果朝服不正,要判罪的。他心想:刘罗锅,这下你有好果子吃了。便故意幸灾乐祸地说:"刘大人,你今天怎么啦??和坤这么一咋呼,群臣见了都为刘墉捏了一把冷汗。

  奇怪的是,那刘墉却低着头置若罔闻。

  要是换个大臣,乾隆皇帝早就发火降罪了,但念及刘墉一向忠心耿耿,便改用责备的语气问:"刘爱卿,你怎么将朝服穿反了,快出去穿好了再来见朕。"刘墉这才恍然大悟地出去,穿好了又进来,跪地奏道:"启奏皇上,微臣今日将朝服反穿了,确实不该,请皇上恕罪。不过,朝服穿反显而易见,可如今有人将御道仅仅翻了个面,再略加修饰,就侵吞公款,大肆渔利,虽发生在大家的鼻子底下,恐怕就不易察觉了吧?"

  刘墉话音一落,刚才正趾高气扬的和坤,顿时像矮了一截,脸色大变。

  "什么?你说这御道是翻个面铺的。"乾隆皇帝一听,连忙追问,"刘爱卿,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快细细奏来。"

  刘墉大步向前,伏地奏道:"万岁,此事为臣偶然听说,并已去现场查勘。不过,还是请皇上先问和大人为妙。"

  乾隆皇帝暗吃一惊,便问和坤:"你还不实说?"

  和坤见东窗事发,再也无法隐瞒,忙跪倒在地,说:"为臣该死,确实未去房山采石,只是将原有的石块翻转过来雕刻了一下,重新铺上。"

  乾隆皇帝顿时怒形于色:"你好大的胆,那么你总共花了多少银子?"

  "一万两。"

  "那其余的九万两呢?"

  "这--"和坤光是拚命叩头,再也答不出话来。刘墉奏道:"皇上,这还用问,其余的"早落入了和大人的腰包。嘿,想不到这么一项小工程,和大人竟能变出大戏法。望皇上明断。"直到这时,群臣才知道刘墉反穿朝服的用意。乾隆皇帝早已怒气满胸,可和坤与自己情投意合,凡事又离不开他,只得高高举起,又轻轻放下:"大胆和坤,竟敢欺君罔上。朕命你速将贪污和赏赐给你的银两退回国库,并免去你的官职一级。而这段御道须按你原来方案重新建造,所需银两则罚你出。下不为例,否则严惩不贷。"

  和坤只得自认倒霉,表示认罚,并连连谢罪。纪晓岚奏道:"皇上,刘大人参奏有功,理该有赏。"

  乾隆皇帝朝刘墉笑道:"好,朕赏刘爱卿朝服三件。不过,下次你切勿将它再穿反了。"

  刘墉忙道:"谢主隆恩。如今御道之案已正,为臣岂会再将朝服反穿!"

第2篇: 敢为天下先的名人事例

  刘基救开明朝的另一位开国元老是刘基,这个人是文韬武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机妙算,能掐会算精明过人。他是朱元璋的军师,为他平定天下提出建议。在朱元璋平定天下统一全国的漫长征战中,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险。一天半夜,朱元璋在中军营帐上刚睡着,刘基却深夜造访,卫士一看是军师来了不敢阻拦,惊醒了朱元璋。朱元璋醒来后,听说是刘基深夜闯帐,不知道该怎么办。迅速起床穿衣,请进刘基问他有什么要做的。刘基笑着说";我棋瘾犯了,睡不着,想和主上下棋。朱元璋听了之后,真是哭笑不得,为了下棋竟深夜把自己叫醒。但朱元璋是一位非常英明的领袖,既然刘基已经吵醒了自己,那就有原因了。于是和他一起上棋盘,走起棋来。两人刚走了十几年,突然外面大乱,有人来报,说太仓失火请令定夺。军队上下只有粮草为大,如有意外军心不稳,战事不利。因此朱元璋立即放下棋子,要起身去,出营巡视。刘基急忙起身拦住,说";我的棋兴正浓,有人来报道了。风云际会"

  主人却要离开,肯请主人和我一起走完这盘棋再说吧。首先派个特使做车前去看看就好了。朱元璋只好坐下,和刘基一起继续下棋。又派了一个人坐朱元璋的车去现场看看朱元璋和刘基的棋子正在下到激烈的时候,突然报来消息,说特使的队伍在半路上被埋伏,特使被杀。朱元璋听后大惊,扔下手中的棋子深感刘基。此时他才明白为什么刘基深夜来这里下棋,不是为了和自己下棋,而是为了救自己。非常感谢刘基。并且问刘基是怎么回事。刘基说,";我晚上看天象,发现主公今晚有一场灾难,于是来救他";。朱元璋虚惊一场,躲过一劫,非常高兴。他看着满天的星空,看着眼前与刘基下的那盘无尽的棋盘,诗兴涌来随口作联一付,说:";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辉";。这一对连充分体现了朱元璋的博大胸怀和雄心。刘基在文才上比朱元璋高,政治报负上也和这位开国皇帝志同道合,所以这对联对他来说实在不算什么难,刘基随口答道:";雷为战鼓电为旗,

  璋也知道他这位军师才华横溢,看他对的好,非常高兴。

  最后刘基终于和一班开国元勋扶佐朱元璋一统天下,开创了大明朝。

第3篇: 敢为天下先的名人事例

邓亚萍的兵路人生

  众所周知,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总共夺得了18枚世界冠军奖牌。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受当时体育教练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

  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他从不叫苦,不喊累!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着,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了时间,她就自己泡面吃。

  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时!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连珠炮打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丝不苟的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个。

  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邓亚萍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湿一片,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从颈到脚,邓亚萍身体很多部位都是伤病。为对付腰肌劳损,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只好忍着,实在痛的利害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层纱布接着练。就算是伤口感染,挤出脓血也要接着练。

  邓亚萍的出色成就,改变了世界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也为邓亚萍的球风和球艺所倾倒,亲自为她颁奖,并邀请她到洛桑国家奥委会总部做客...

第4篇: 敢为天下先的名人事例

  2007年9月15日19时40分,总载重3万5千吨的“畅通”轮,与总载重6万多吨的德国籍集装箱船“韩进-歌德堡”轮,在渤海湾中部烟台至大连航道与老铁山航道的交汇处相撞,“哥德堡”轮船艏插入“畅通”轮左舷第4舱横距16米,斜距45米,纵向强度损失超过60%。海事发生后,交通部党组高度重视,翁孟勇副部长、徐祖远副部长多次批示:想尽一切办法,采取一切措施,一定要保障通航安全和环境安全。交通部救捞局局长宋家慧、副局长丁平生等亲临烟台指挥救助,经烟台打捞局、烟台海事局、北海救助局全力施救,两船无一船员伤亡。在将遇难船舶拖至距烟台港大约12海里的外锚地外围后,13号台风“韦帕”紧随而至,烟台海面北风8级,阵风11级,难船现场巨浪滔天,在风浪作用下,“畅通”轮断为两段并与“韩进歌德堡”轮自行脱离。脱离后,“畅通”轮呈折叠状态,首尾同向沉没海中。

  2008年6月29日,经过烟台打捞局35天的努力,“畅通”轮艏段已被成功打捞出水。

  2009年,烟台打捞局接到了烟台海事局强制打捞“畅通”轮艉段的任务。“畅通”轮艉段长76米,淤埋深度8.5米左右,左倾18度,左舷船体因碰撞几乎全部破损,驾驶台顶部露在水面以上约5米,沉没前机舱和油舱内存有轻、重柴油300多吨,严重威胁着海洋环境和过往船只的安全,成为渤海湾内一颗重磅炸弹。

  由于难船舱室几乎全部破损,完全丧失了内浮力,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坨表面参差不齐的“铁疙瘩”,整个难船水下总重达到3390吨,经过两年风浪作用,沉船内淤泥3000多吨,如果要整体起浮沉船,需要抬浮力6000多吨,但仅仅76米长且破损十分严重的船体,是无论如何也摆不开3至4艘大型浮吊、2到4对大型浮筒的,采用传统的工艺根本无法整体打捞沉船。如果解体打捞,必然会对周边的海洋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海洋经济造成巨大损失,这对于一支负责任的国家专业应急抢险打捞队伍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一方面,国家指令性的打捞任务必须完成,另一方面,传统的打捞工艺根本无法完成打捞任务,现实,将烟台打捞局逼到了绝境。

  为找到沉船打捞的方法,杜柠局长、杨晓仁副局长十几次召集技术人员讨论研究,搜集整理世界各国各种沉船的打捞方案,苦思冥想,不知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在一个个方案被推翻,一个个新思路被梳理的过程中,大家慢慢地从海上平台安装中使用拉力千斤顶的成功案例和俄罗斯深水打捞“库尔斯克”号潜艇拉力提升技术的应用中得到启发。终于找到了打捞“畅通”轮艉段的方法,这就是:利用两艘大型驳船和拉力千斤顶,抬浮沉船出水。

  该方案的核心,就是在沉船两侧摆放两艘驳船,在驳船上安装大型拉力千斤顶,利用穿过沉船船底的起浮钢丝连接到拉力千斤顶上,拉力千斤顶发力,将沉船抬浮出水。

  方案一定,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购买拉力千斤顶、起浮钢丝、租用和改造驳船总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况且此技术在国内从来没有被应用过,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一旦失败,必将给烟台打捞局的经济造成巨大影响。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创新之路,从来都充满了曲折和坎坷。面对巨大的压力,局长杜柠大胆决策:即使失败,我们也要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为中国打捞开辟一条新路。

  按照整体打捞方案,2009年6月13日,烟台打捞局“烟救捞5”船开始实施攻打千斤洞作业。传统攻打千斤洞技术,仅仅依靠潜水员在水下用高压水枪慢慢冲开一条穿过船底的大洞,整个过程耗时耗力,对潜水员的安全隐患极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烟台打捞局在2007年打捞“华勇6号”和2008年打捞“畅通”轮艏段工程时就开始尝试使用陆地路基非开挖设备来攻打千斤洞,即:利用在工作母船上架起非开挖设备的导向架,靠机械从船底的一侧穿到另一侧,潜水员仅需要在船的另一侧找到钻过的钻头,连上过底钢丝即可,经过两年的实践和不断的改进,与GPS定位系统和钻头定向系统结合使用,已经将此项技术运用的成功熟练,保证了千斤洞位置的准确性。畅通轮尾段的7道千斤洞,仅用7个有效工作日便顺利完成,比传统攻打千斤洞技术缩短工期90%,实现了水下攻打千斤洞技术的一个质的飞跃。

  渤海湾多变的气象,使海上作业的时间非常宝贵,要在今年打捞“畅通”轮艉段,就必须要在10月中旬完成,否则,在季风和冷空气的影响下,一般10月份之后,基本就没有可供作业的气象和海况,在打捞前期准备工作的同时,烟台打捞局寻遍国内外拉力千斤顶的生产厂家,根据计算,起浮“畅通”轮艉段,必须需要至少28套千斤顶,并且要在三个月内交货。但是,国外供应商供货期至少要5到6个月,无法实现今年内完成打捞的目标。最终,广西柳州欧维姆公司承接了这项任务,工程期间,该公司副总经理和数十名技术人员随船到打捞工地协助使用设备。

  在落实拉力千斤顶的同时,救捞工程处商务和机务部门,遍访国内各大航运公司,通过艰难谈判,最终落实了“幸运海”和“平顺1号”两艘大型驳船,并抓紧时间对两艘驳船进行强度和锚泊系统改造、28套导向滑轮的设计、加工和安装,保证在拉力千斤顶到货前,完成了改造任务。

  9月26日,28台拉力千斤顶全部运抵烟台,所有安装调试的技术人员24小时不停地工作,仅用8天时间,就将28台拉力千斤顶安装到位。

  10月4日,在综合分析了烟台、大连、天津等多家的气象预报和日本、美国等提供的气象云图后,第一艘改装后的驳船“幸运海”号顶着6级东北风,到工程现场抛锚就位,10月5日,第二艘驳船“平顺1”号也被拖抵现场,起浮前最后的冲刺开始了。

  受两艘驳船宽度的限制,起浮钢丝不能留有太多的余量,否则,沉船的起浮高度就会受到影响,可是钢丝留短了,又增加了现场施工的困难。

  从驳船进入工地的那一天起,老天就象是故意在与我们做对,风刮得不大也不小,这使得现场的指挥人员左右为难,撤场吧,时间耽误不起,不撤吧,船舶的安全又让人揪心。就在这样一种两难的困境中,参战人员一分一秒地与老天抢时间,只要气象稍有好转,现场就立即投入到连接钢丝的工作中。

  10月10日,在经过16天的紧张准备工作后,“畅通轮打捞工地上,14对拉力千斤顶和14根起浮钢丝已经连接并挂在导向滑轮上,所有准备工作就绪。中午11时,随着现场总指挥蔄耀辉一声令下,14对千斤顶开始发力作业,28台拉力千斤顶通过电脑实现精准控制,拉力10吨10吨地增加,钢丝一厘米一厘米地收紧,下午1时左右,经过2个小时的调试起浮,当千斤顶拉力达到3000吨时,“畅通”轮艉段尾部终于从海底淤泥中被抬浮起来,驾驶台开始慢慢出水,露出锈迹斑斑的船舷。

  但是接下来对前部起浮时却遇到了相当大的麻烦。因经过两年风浪作用,沉船艏部堆积的大量淤泥,使断船的前部重量剧增,“畅通”轮又是一艘30年船龄的老旧船舶,碰撞后沉没后,船体强度大大减弱,如果用力过猛,极易导致起浮钢丝勒入沉船体内,功亏一篑。在这起浮的关键时刻,现场所有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凝重,所有人的心中都在默默祈祷。两年的时间、万千的努力,能否成功,在此一举。海浪继续拍打着“畅通”轮艉段,似乎要拖住沉船。经过工程技术人员的详细计算,船体强度可以承受住钢丝拉力的继续增大,操作人员按照现场指挥的命令,小心翼翼的控制拉力千斤顶,慢慢加大起浮拉力。夜幕降临,杜柠局长和蔄耀辉处长不停地在控制室和船舷边观察着千斤顶拉力情况和沉船状态,7个小时的反复调试起浮后,当千斤顶总拉力达到6000吨时,沉船艏部甲板开始慢慢脱离海底,晚上22时30分,“畅通”轮艉段终于起浮成功!

  11日上午8时30分,“畅通”轮在“烟救15”轮主拖,“德港”轮辅拖、“烟港拖6”轮、“烟港拖20”轮傍拖、“德滨”轮、“芝罘岛”船的护航下拖往安全水域进行抢滩。12日下午15时40分,“畅通”轮艉段成功抢滩交船。打捞工程和沉船抢滩,都得到了烟台海事局的大力支持,至此,沉没了两年之久的“畅通”轮终于全部打捞出水,彻底解除了沉船对烟台港航道和附近海域的安全隐患,向祖国60华诞献上了一份厚礼!此次打捞工程中,烟台打捞局利用拉力千斤顶起浮沉船、利用陆地非开挖技术机械攻打千斤洞,开创国内应急抢险打捞技术的先河。新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大大减少了沉船打捞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打捞技术含量和工作效率,更易于完成大型和复杂的沉船沉物打捞任务,标志着我国沉船打捞技术水平的一次重大突破,烟台打捞局应急抢险打捞能力提升到了一个崭新高度。

  整个打捞工程中,全体参战职工为了保证工程进度,牺牲了国庆和仲秋佳节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夜以继日,无私奉献,为最终的成功起浮赢得了时间。十月一日上午,当国庆阅兵式开始的时候,有多少人想暂停工作,那怕只看一眼共和国威武的军容,分享一下天安门前的详和与欢乐,但是,深知职工爱国情怀的现场领导们,却强忍住内心对职工的歉疚,拒绝了他们的请求。期间,烟台打捞局局长杜柠、副局长杨晓仁、工程处的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有关部门领导一直坐镇现场指挥协调,救捞顾问戚明和已经退休的原“烟救起重1号”工程船船长王元波,在救捞工程最需要他们的时候,不顾身体的健康状况,一直同大家战斗在一起,协助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突发难题!

  畅通轮尾段的成功打捞,是烟台打捞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强“三个专业化建设”的结果,是全局上下众志成城,团结拚搏的结果。新技术的成功应用,是对我国传统打捞技术突破性的创新,是对救捞系统做出的重大贡献。它必将引领我国的海上应急抢险打捞能力实现从世界大国向世界强国的新跨越。

敢为天下先的名人事例相关文章:

科技强国的素材事例

六年级综合素质评价典型事例

上海市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典型事例怎么写

综评典型事例

政治表现主要特点及具体事例

有志者事竟成的事例小练笔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思想品德典型事例

干部个人主要特点及具体事例干部个人主要特点及具体事例

主要不足及具体事例

领导干部主要特点及具体事例

本文来源:https://www.16maker.com/zhutijiaoyu/42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