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16maker.com--心得体会】
心得是汉语词汇,拼音xīndé,是指工作或学习中的体验和领悟到的东西。一路范文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村支部书记学习党史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村支部书记学习党史心得
学习党史国史是对宝贵初心的回望。“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了解党史、新中国史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任务,了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了解中国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我们党100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史,了解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真正了解了这些,才能追根溯源,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才能坚守住一代代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历尽沧桑而不曾改变的宝贵初心,才能更深地爱国爱党,更加明确赋予我们这代人的所有的使命和担当。
学习党史国史是对过往经验的总结。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成为执政党之后,我们党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革命,确立了基本制度。1978年开始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开辟了,形成了,确立了制度,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在这其中沉淀积累了丰富的改革发展的经验,也走过了不少的险滩和弯路。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挫折的教训,这些都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史鉴今,以史资政,成为今后改革发展前进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学习党史国史是对精神力量的传承。100年的党史,71年的新中国史是一部精神上的史诗。像无数英雄先烈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大无畏精神。像钱学森、邓稼先这样的科学家心怀祖国,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像“铁人”王进喜,时传祥这样的劳动者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像焦裕禄、孔繁森这样的人民干部心系群众,造福一方的无私奉献精神。像黄文秀、王继才这样淡漠名利,爱岗敬业,牺牲自我的奋斗精神。这些英雄先烈和时代楷模用生命和汗水所谱写的精神史诗是注入心灵的一汪清泉,学好用好这笔“精神营养”,传承“红色基因”,传递精神力量,能够激励感召一代代共产党人在的长征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村支部书记学习党史心得
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来看,革命先辈们向来都担重任、尽责任,而且脚踏实地、勤勉奋斗的。这是敢为人先的共产党人的真实刻画,也是我们党不断挫败敌人、战胜困难的制胜法宝。
勤勉干事,尽职尽责是延续千年的中华美德。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三国时的诸葛亮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宋司马来光“身殉社稷,躬亲庶务,不舍昼夜”。所有先辈的嘉言懿行,无不在诠释着责任、使命,正义、担当。“人生于天地之间,各有责任。”古人用行动告诉我们,对于需要担当的责任,绝不能避难求易、贪图安逸,而是要始终做到心中有责、全力以赴,真正无愧于天地与自己的良心。
担当使命、报效祖国是共产党员的人格写照。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对信仰和真理矢志不移,为传播和实践马克思主义而英勇献身,真正做到了“勇往奋进以赴之”“瘅精瘁力以成之”“断头流血以从之”;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畏难苟安,不是共产党人的品质”,他一生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孺子牛精神,勇肩重任,勇挑重担,呕心沥血,任劳任怨,是勇于担当、鞠躬尽瘁的杰出楷模。勇担应尽之责,笃行勤勉之道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理想人格,代代相传,延续至今,成为现代文明人格的重要标志,亦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所需。
脚踏实地、建功立业是当今年轻一代的灵魂追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要实现这一崇高理想,每个人都要勇担应尽之责,勤业精业,奋斗不辍,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想干事、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为工作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忘我奉献。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今的年轻人只要踏踏实实,在本职岗位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专心致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建功立业”,就一定会走向成功,创造辉煌。
村支部书记学习党史心得
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在这样一个时刻,全党上下开展学党史活动正当其时。
翻开历史的画卷,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全国性胜利,从建国到社会主义初期建设,从改革开放到如今走上复兴之路,都是无数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矢志不渝,艰苦奋斗的结果。作为年轻党员,我有幸再次系统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其景历历在目,其味甘之如饴,其情感同身受。
我自认为自己是个热血青年,在学生时代就很喜欢历史这门课程,古语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当然当时喜欢历史也并不见得是因为自己有多宏伟的志向,可能就是单纯的喜欢。直到后来,我发现我很喜欢看冷兵器时代的电影,每每看到此类电影自己都是高度集中,血脉喷张,如此来看喜欢历史其实是本性使然。同样,当再次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时,当年的热血青年彷佛又铩羽而归。
1919年,巴黎和会外交失败,中国人民积聚已久的愤怒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5月4日,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爆发,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迅速燃遍全国。正是在国内国民空前抗议的压力下,当时的中国代表没有出席巴黎和会签字仪式,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侮辱才没有得逞。在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身先士卒,他们没有畏惧帝国主义的压迫,没有畏惧北洋政府的镇压,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希望以一己微薄之力唤醒沉睡的中国。
五四运动这个章节我反复阅读了很多遍,也通过其他书籍、电影来了解这段历史,每重复一遍,我都是握紧拳头,很是激动,甚至眼眶也湿润了,仿佛青年学生的游行景象历历在目。“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于国家危亡之际出现了一批批进步青年前赴后继,我想我若生在那一年代,满腔热血,定当如此。
疫情面前,我们国家的医护人员不顾自己生命危险毅然逆行请愿前去抗疫,这其中很多都是90后。脱了天使之衣,他们还都是父母眼里的孩子;曾几何时,这群90后还被社会认为被宠溺坏了,岁月变迁,当真正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依然为了祖国山河无恙而不惜冒生命危险。五四运动时期的青年,疫情面前的90后,都是热血青年,都是满腔热血的华夏儿女。
今天的中国已不是百年前的中国,我们国家用xx余年的改革开放实现了其他国家上百年的成就,这付出了几代华夏儿女的艰苦奋斗;现在,我们国家的复兴梦要实现,同样也需要几代华夏儿女的戮力同心,而时值青年的我们,满腔热血,也定当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