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16maker.com--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以下是一路范文网分享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1篇

  北宋理学家张载曾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其言简意宏,为历代仁人志士传颂不衰。我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看到类似的思想,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从建党之初就把维护人民利益、国家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的崇高精神品格。纵观全书,“担当作为”正在成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共识,“担当作为”正在塑造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性格。

  塑造了敢于肩负时代的历史使命的品格。晚清以来,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过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顺应时代潮流,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一代代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塑造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国家的稳定在于人民的安宁。习近平同志曾说,“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步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农村和贫困地区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帮助困难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各级党组织走进农村、走进贫困地区,了解真实情况,一时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共产党人的口头禅,目前全国已有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其他社会民生方面,共产党人“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取得实实在在的成就。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2篇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学好治国理政这门必修课,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本工具书,这既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要求,又是进行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必然之路。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怎么学?我的理解就是指导工作,创新思维,更新观念,锐意进取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知行合一,以知之深推动行之笃,用行之实促进知之更新,坚持问题导向,以钉钉子精神把事业一步步推向前进。要实事求是对标干,带着“刀刃向内”,认真根除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找准有可作为的着力点,努力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

      作为基层单位党派行管办来说,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一重要思想,要带着感情学、带着使命学、带着责任学、带着问题学、结合实际学、立足岗位学。要把为省民主党派机关服务装在心里,把责任和担当扛在肩上,密切与党派机关干部职工的联系,健全管理职能、增强保障能力,奋力书写党派行管工作新篇章。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3篇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统阐述了习近平同志关于改革开放、创新驱动、外交方针、国防建设、群众路线、反腐倡廉等方面的重要思想观点,是一部内容丰富、视野广阔、瞻前顾后、继往开来,旨在开辟当代中国治国理政崭新局面的著作。近期,机关党委组织青年读书活动并把这本书作为推荐书目,认真研读之后感觉收获很多,在此愿与各位同志交流分享自己的一点体会。

  同心共筑中国梦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伟大目标。《治国理政》全书共有115次提到中国梦,习近平同志多次深入浅出地阐述和描绘了能使亿万中国人民凝心聚力的中国梦。他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13亿多人口,在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梦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有机的统一到了一起,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扎实做好民族工作和民委工作,凝心聚力谋发展,同心共筑中国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这是我们每个民族工作者必须始终牢记的责任和使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路。习近平同志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他反复强调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反复论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的一句名言是: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对于民族工作来说也是如此,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几千年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决定了我们的特殊国情,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只能依靠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和政策。作为民族工作者,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中国特色民族理论自信,推动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深入贯彻落实,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而努力奋斗。

  搞好团结、争取人心是做好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时刻不能忘记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坚实执政基础。各级党组织都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调查研究,亲近群众、联系群众,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实现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的重要保证。习近平同志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民族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在民族工作中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更是重中之重。当前,少数民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很多,收入分配问题、就业问题、发展差距问题、教育医疗卫生问题等等。作为一名民族工作者,心里要时时刻刻装着各族群众,切切实实关心各族群众,努力为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解决民生之急、排除民生之忧,这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中心任务。

  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保证。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任务越繁重,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越要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当前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中国的发展正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等。民族工作领域也面临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日益增多、各种因素引发的矛盾纠纷频发等问题。面对这样错综复杂的形势,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特别是坚持标本兼治,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系列重大举措深得党心军心民心,使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巩固,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地位进一步加强。实践证明,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核心领导地位是实现民族地区加快跨越式发展、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事业的重要基础和坚强保证。

  《治国理政》一书还汇集了习近平同志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开篇之作就是讲责任担当,强调担当起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习近平同志谆谆教导各级干部要牢记责任重于泰山,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态度,丝毫不能懈怠、丝毫不能马虎。习近平同志把“严以修身”作为干部改进作风的重要要求,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习近平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要牢记一个道理,政贵有恒”,“要抓实、再抓实”,他常说,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任务一经确定,就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向前走。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切实干出成效来。对于民族工作干部来说,认真学习总书记的这些重要思想精神,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扎实改进工作作风,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始终必须铭刻在心的重要任务。各级民族工作干部,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胸怀民族事业全局,埋头苦干,扎实进取,中国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必将取得新的更大的辉煌。

本文来源:https://www.16maker.com/xindetihui/376726/